【人物名片】朱劲雷,国网河北电力邯郸欣和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安监部主任。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从事营销服务、反窃电、安全监察等多项工作,始终扎根一线、深耕电力生产。工作30年来,他将专业与专注融入日常,聚焦反窃查违、营销服务、安全生产等领域,牵头研发创新成果20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成果20项,破解生产难题,守护电网安全。曾获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5年,朱劲雷从河北石家庄电力技术学校峰峰分校毕业后,进入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成为一名继电保护班员工。从业30年来,他持续创新,主导研发的“电猫”反窃电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反窃电领域技术空白。 朱劲雷与同事一同研究装置的技术原理。 研发“电猫” 广泛应用取得实效 “既然没有好用的查窃电工具,那就自己做一个。”谈及当年研发的“电猫”的初衷,朱劲雷说。 2002年,朱劲雷担任柳林供电所所长,供区内窃电行为屡禁不止、手段隐蔽。当时,查窃电只能依靠人工逐户排查线路和表计,费时费力。 朱劲雷翻出积累数年的工作笔记,分析电能表参数特征,研究窃电案例,总结窃电规律。2009年,经过多次实验,他研制出第一代查窃仪——“电猫”,检查一块单相电能表仅需6秒。当年,在“电猫”的助力下,供电公司查出窃电户近千户,追补违约电费400余万元。 随着窃电手段不断翻新,朱劲雷带领团队持续改进“电猫”。第四代产品已能精准识别遥控、声控、强磁等新型窃电方式,并于2013年获全国第四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朱劲雷说:“工作中没有解决的痛点,正是创新的突破口。”他意识到传统的查窃电模式是事后排查,工作被动。于是,他和团队转变思路,将反窃电工作关口前移。2014年,第七代“电猫”研发成功,通过智能查防一体化机器人和远程防窃电表箱,实现查防一体化。 如今,“电猫”已迭代至第八代,具备高压实时监控、低压远程批量筛查、表箱异动报警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反窃、查窃效率。 持续攻关 创新步履不停 9月20日,由朱劲雷主持研发的“输电杆塔高空攀登绳自动锚定释放装置”顺利完成产品试制、现场试验,将高空安全装备的收放时间缩短至6分钟,为登塔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工作30年来,朱劲雷的岗位多次变动,从继电保护员工到安全总监,他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实际工作。 在继电保护班工作期间,朱劲雷就展现出改进工具的天赋:烫热锯条锉出小回钩,提高剥电缆效率;自制弯角螺丝刀,让狭小配电柜里的操作更顺手。 2021年调任邯郸欣和综合能源处主任后,朱劲雷把目光投向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借鉴洗车机滑轨与坦克履带结构,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可移动悬挂式充电桩,为老旧小区带来灵活高效的充电方案。 负责安全监察工作时,朱劲雷又瞄准员工培训痛点,开发“闯关式”安全知识答题小程序,让员工培训上线率超九成。针对带电作业人员心理障碍,他携手清华大学开发VR动画,让青年员工身临其境、快速克服心理关。 截至目前,朱劲雷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创新成果覆盖多个专业领域。 匠心育人 带领团队成长成才 “创新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接力。”朱劲雷说。 2009年,朱劲雷创新工作室在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成立,如今已成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这里,他不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也着力培养青年创新人才。 赵燃是创新工作室的青年成员,也是输电线路封网作业智能一体机的主创人之一。在朱劲雷的指导下,他解决了电池续航时间短的难题,将封网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30分钟,该成果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依托创新工作室,朱劲雷建立“导师带队、项目练兵、成果转化”的人才培育机制,推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工作室先后培养出多名河北省技术能手和金牌工人。其中,高鹏、马利群等5位成员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让创新的种子播撒开来。 朱劲雷还兼职培训师,编写的《智能查防一体化,开创反窃新思路》课件被评为电力行业优秀课件,累计培训超2000人。此外,他走进校园,担任中小学生“校外创新指导员”,每年坚持为孩子们讲授电力安全与创新知识,指导学生完成6项创新项目,其中2项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从普通电工到大国工匠,朱劲雷用30年的坚守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说:“创新鲜有坦途,但我愿做一颗火种,带动更多人在创新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