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发布日期: 2025-09-1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济宁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

  千年文脉,儒润九州。地处鲁西南的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近年来,济宁市依托孔府、孔庙、孔林“老三孔”,建设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新三孔”,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建设智慧配电网,构建智慧保电应用场景,“一企一策”服务文旅产业,助力地方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尼山圣境

  今年暑期,“三孔”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2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30%。为了保障景区和节庆活动可靠用电,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员工定期巡检景区线路、供用电设备,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系统间数据传输壁垒,实施“点亮配网”工程,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电网设备运行数据。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员工在孔庙巡检电力设施。

  8月23日11时23分,供电员工收到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来的告警信息:为孔府供电的10千伏薛城Ⅲ线出现故障,并提示了故障区间。供电员工立即赶到现场排查,及时消除了故障,保证了景区安全可靠用电。

  夜幕降临,位于曲阜市东南25千米处的尼山,灯光璀璨,72米高的孔子塑像流光溢彩,景区“金声玉振”大型实景演出场馆内座无虚席,回响千年的悠悠雅乐与绚丽多彩的全息影像等现代舞台技术有机融合,让游客开启一场梦幻般的文化溯源体验。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尼山圣境夜景

  尼山圣境景区是曲阜市在“老三孔”的基础上打造的“新三孔”项目之一。自开园以来,这里已成功举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活动。

  “这些活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涉及保电场地面积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营销部员工唐言宾介绍,“由于客户设备、变电站、应急电源分别位于不同地点,以前保电主要靠人在现场盯守。现在,有了‘智能指挥官’,保电工作更智能,供电可靠性也更高。”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员工保障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可靠用电。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通过在供电设备上安装智能感知装置,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智慧保电应用场景——“智能指挥官”。利用该场景,保电人员能够全时全景精准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科学调度保电资源,确保安全可靠供电。“智能指挥官”应用后,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参与尼山圣境景区重大活动的保电人数比以往减少80%,数据监测准确率提升至99.6%,数据采集覆盖率、异常定位准确率均达到100%。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员工巡检变电设备保障尼山圣境可靠用电。

  走进位于孔林景区东侧的曲阜市鲁城街道林前社区的孔府印阁,数十位篆刻师伏案而作,刻刀与石材碰撞出悦耳的声音,方寸之间流露出千年文化传承的脉络。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孔府印阁”篆刻师在篆刻印章。

  “印者,信也”。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印”与“信”的强关联,让一方小小的印章成为展示主人公品德、学识与修养的载体。“孔府印阁”所在的林前社区,因紧邻曲阜“三孔”景区,印章产业长盛不衰,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传承篆刻技艺的人家达两三百户之多。

  为保障印章产业发展,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对社区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4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改造10千伏配网线路4千米,有效提升该区域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如今,在充足电能保障下,林前社区年销售印章近1000万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到20多家,带动就业2000多人,“小印章”做成了富民“大产业”。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员工在孔府印阁征求用电意见。

  “粉碎、淘洗、制坯、捏作、烘干、素烧……制作琉璃瓦需要20多道工序,关键是控制窑炉温度。”大庄琉璃瓦厂企业负责人、国家级非遗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王树宝介绍,“这些工序对供电稳定性和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供电员工经常上门服务,我们用电一直很稳定。”

  近年来,济宁市聚焦文化“两创”,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对一批传统文化技艺改进升级,努力实现“文化技艺传承”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靠前服务,专门为文创企业建立用电档案,详细记录客户的文创产品类型、用电设备、用电负荷等情况,制订“一企一策”供电保障方案,实施“点对点”安全盯防管控,并提供用能分析、能效账单等增值服务,助力孔府印阁、大庄琉璃瓦、嘉祥石雕等文化产品制作技艺进区入园、转型升级,让老技艺乘上时代东风、焕发新生机。

  2024年以来,济宁相继建成方特东方欲晓、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鲁源新村等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4000余场次,有力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发展。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智慧电网 文化焕新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建设坚强电网保障文旅产业发展。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尼山圣境景区、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把电力服务关口前移至项目土地出让等环节,及时做好项目涉及的电力线路迁改,提前完成配套电力设施建设,保障项目“开工即接电”。在电网建设方面,2013年以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在全市文旅产业集中区域累计建成12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增配变容量5万千伏安,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针对文旅产业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还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施低压接入“零投资”政策,节省客户办电成本,激发企业生产热情。

  “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传统”与“科技”碰撞火花。在充沛电能的助推下,济宁正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奋力迈进,让文化之光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