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食到水果蔬菜,从机械化到无人化,科技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眼下,全国各地春耕春管工作已经有序展开,河北的小麦也已进入了拔尖期,记者在当地发现了一件新鲜事,村民拿出手机扫一扫码,就能实现浇地,他们将这种方式叫做共享电源浇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4月初,正是小麦拔尖的关键期,但八里庄村不少村民都放下了手里的活来看热闹。原来,供电公司的5名工作人员这天要给村里的农田机井安装扫码用电装置,有的村民忍不住想要上去帮忙,被制止了,才没有过去。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村民 王金亮:“期待,听说别的村装了,挺好,盼到了我们村装这个设备。”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村民 阴秀香:“原来是插卡,你浇着浇着没钱了,就耽误事了,现在换成手机扫码了。”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村民 李金利:“在手机上随时交费,不用了以后,在手机上你付多少钱,随时就回来了。” 说话间,扫码浇地系统已经安装好,工作人员开始讲解使用方法。 村民一个个听得都十分认真,还纷纷拿出手机试用。 “王师傅,学会了吗?”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村民 王金亮:“学会了,刚开始感觉有点难度,时间长了肯定是比原先好了。” 王金亮过去是村里的机井管理员,学得最认真也是第一个学会的,操作熟练后,他就赶紧去浇地。王金亮告诉记者,过去浇水,先要插电卡,然后跑去泵房,落闸合闸。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村民 王金亮:“原先是到那儿开了泵,回头看来水没来水,要是没水是哪儿出故障,还是怎么回事,要是出故障了再跑井屋里再停泵,回来再看,看行了再回去开(泵),来回折腾好几回。” 现在不管人在哪里,手机上一点就可以关停。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贵和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 张全峰:“过去浇地有个卡片,到时候往这个卡里(存钱),到(供电公司)收费处存钱,到县城有个七八里地,到那里存钱,存上钱到井上再用。” 张全峰是种植大户,每次灌溉需要6口井,过去,每口井上的编码不一样,不能通用,因此,张全峰需要办六张电卡,经常出现丢卡的问题。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镇八里庄村贵和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 张全峰:“有时候在地里工人拿着卡浇地,假如说他拿着铁锹去地里干活,有时候可能掉了,浇地的时候有时候容易掉,挺麻烦。” 八里庄村土地面积共1950亩,有10口井,目前已经全部安装了扫码用电系统。扫码用电装置,不仅能够帮助村民在春耕春灌期间省时省力,还可以为村民省钱。 贾寺院村是衡水市最早安装扫码用电装置的试点村之一。这天上午,52岁的村民王文换来到机井旁,熟练地扫码后按下绿色开关,看到地里有水后王文换就回家了,玩会儿手机的工夫,她的地就浇完了。在手机上点击结束退出,浇水完成。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村民 王文换:“过去就不行了,过去你要浇甭管天多黑,地浇完了,你骑着电车去地里关井去。”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支部书记 贾三虎:“以前浇地的时候,老百姓还得拿着笔、笔记本,浇完地后还得用计算器算一下电量、电费,遇上岁数大的还容易出错,记错(电)表字。自从有了扫码设备浇地,老百姓省时、省力又省钱,好处比较多。” 2021年以来,衡水累计安装农田扫码共享用电装置1005套,涉及6个县、14个乡镇、101个村,覆盖农田面积16.4万亩。随着春耕春灌陆续展开,农业生产用电需求达到高峰期。连日来,国网河北电力的工作人员也奔走在田间地头。 国网河北武邑县供电分公司审坡供电所台区负责人 吕智超:“春耕春灌期间,我们重点任务就是巡视这些农排的变压器,进行红外测温、超声波局放,对这些变压器进行检查,发现缺油、变压器漏油及时进行补充,发现缺陷的及时维护、检修。”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