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创新创效6|温暖千家万户

发布日期: 2024-03-02

   “通过创新,让老百姓生活质量能不断提升,我就特别有成就感。”“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立足岗位潜心钻研,用创新服务温暖千家万户,用独具匠心点亮万家灯火。对于百姓的需求,张黎明始终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匠心“焕新”——从“举手之劳”到“奇思妙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黎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张黎明看来,基层一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他总能从为民服务的点滴间获取创新灵感,提升服务品质。

张黎明带领服务队队员为滨海新区老旧小区“黑楼道”更换照明设施。

  被称为“孪生卡”的小发明就是张黎明“举手之劳”的创新成果。张黎明在抢修工作中发现,居民客户在插卡输入电量时,购电卡有时会掉进电表箱,需要开箱取卡。处理这样的小麻烦,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让购电卡不再掉进表箱?张黎明潜心思量,找来与购电卡同样材质、尺寸的塑料硬卡片,将两张卡片用钢环钉在一起,其中一张为购电卡,另一张为便民服务宣传卡,上面印着网上购电和服务热线等便民信息。“孪生卡”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掉卡报修数量大幅减少,小发明彰显了大作为。

  张黎明始终坚守在百姓用电的“最后一公里”。滨海新区部分老旧小区的楼道照明灯长期不亮,很多居民只能摸黑上楼。张黎明从网上买来好几种节能灯泡反复实验,最后选择了一种通过声音控制开启的节能灯,每个灯泡使用一年才花费电费1.5元。张黎明发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牵头发起“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惠民志愿行动,义务为老旧小区改造线路、安装节能灯具,先后点亮了400多个“黑楼道”,4000多户居民受益。

张黎明为新能源车主讲解移动共享充电桩使用注意事项。

  聚焦老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存在油车占位、电车短充长停等问题,张黎明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款一对多的移动共享充电桩。移动共享充电桩通过整合现有成熟技术,将传统充电枪巧妙地架设到龙门架上变成可移动式,实现一台充电桩可为多个车位提供充电服务,解决了老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如今,天津市滨海新区18个小区已安装移动共享充电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车主享受到了更便捷的充电服务。

  好的思路好比一颗火种,会点燃另一颗火种。2011年,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的“三级联动”机制应运而生。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鹏”“蒲公英”“金种子”等班组创新工作坊,开展技术革新500余项,获国家专利200多项……张黎明将创新的思维与活力传递到方方面面。

服务“上新”——从“红马甲”到“爱心卡”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2007年,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了。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在张黎明的带领下,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已经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他们进社区、进校园,走村串户、服务企业……老百姓亲切地称张黎明为“张队长”。在他们心里,张黎明就是传递温暖的“光明使者”。

张黎明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发放便民爱心卡。

  张黎明的手机号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街道市民服务手册和便民爱心卡上。百姓有需要,他随叫随到。翻开服务队每月的出勤表,上面列满了他们走访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以及结对帮扶失学儿童的记录。每位服务队队员的口袋里,始终装着一本工作手册,手册里记录着与服务队签订共建协议的10余个社区的相关信息、联系方式,方便随时入户帮扶。

  捧着一颗滚烫的心,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始终把服务百姓作为己任。在张黎明带动下,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逐步发展壮大,由最初的22个人,发展成为由400多名队员组成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每年累计出勤1100余次,先后开展义务服务近万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组团“创新”——从“红网格”到“大联盟”

  老旧楼区废旧线缆占用公共空间是社区棘手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社区面貌,而且对居民的安全造成隐患。张黎明一直想帮着社区清理,但不同的线缆归属哪家单位、是否还在使用,需要多个部门确认,仅靠一支服务队无法彻底解决。

  张黎明关注群众诉求,积极沟通帮助解决问题。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有关部门支持下,他发起成立了公共服务行业共产党员服务队联盟,水、电、气、热等30多支服务队迅速响应,与滨海新区街镇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形成多方联动服务送温暖机制,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些废弃的电线和箱子可算清理掉了,感谢帮我们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看着张黎明和身着不同工装的志愿者共同解决了遗留已久的难题,滨海新区新村街惠安里居委会主任刘丽琴高兴地说。

张黎明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

  张黎明发起建立“党员服务红网格”,注册滨海新区政府“组织在线”平台,线上征询服务诉求,对接社区网格员,实现供电服务“零距离”。

  群众需求无小事。张黎明积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电力“红网格”融入基层社区治理。他将供区内的居民社区按照地理位置精准划分为280个电力服务网格,推动电力服务网格接入政府在社区建立的党建“红网格”,打造处处看得见、时时找得到、接通即解决的专属电力服务,解决百姓供电服务诉求1.3万余件。

  张黎明以37年如一日的拳拳之心,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淳厚深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时代楷模”的奋斗精神,引领身边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弘扬电力精神和电网铁军精神,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电力发展之路的新征程上拼搏奉献。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