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多地迎来返乡高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截至到2月5日平台上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六成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加入了返乡大军,形成了出行潮汐,新能源车的充电潮汐也随之出现。
数据显示,从1月26日春运开始到2月5日,11天的时间里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上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车充电量达到3408.91万千瓦时,充电次数达151.94万次,分别比2023年春运同期增长67.06%和48.42%。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监控中心总监 史双龙:“从目前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来看,从腊月二十二、三整个的充电量就开始快速增加,已经进入春节假期前返乡的充电高峰时段。目前单日的最大的充电量已经超过350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整个高速的繁忙指数最高峰时段达到30%到40%。这表明高速公路所有场站当中有30%到40%的场站都处于满负荷充电状态,而平时这些场站充电繁忙程度只有10%左右,繁忙程度翻了两三倍,呈现出明显的潮汐现象。
针对着新能源车出行潮汐带来的充电潮汐,春运期间全国多地采取各种办法来破解这一难题。
据预测,今年春节期间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日均充电量将达6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0%,创历史新高。为了缓解充电压力,泰州供电部门对辖区内七个服务区14座充电站进行改造,在位于盐靖高速上的溱湖服务区,专门配备了一台120千瓦的移动充电车,可以同时为四台电动汽车提供不间断充电服务。在苏州市吴江区平望服务区,该服务区南北双向共设有16个充电车位。春运以来,受高速潮汐现象影响,服务区北侧的八个充电车位基本上每天都处于满员状态,而南侧却存在空闲车位。当地工作人员将车流较大一侧的部分小车经双向通行涵洞引导到对侧空闲服务区充电,有效提升了服务区承载力。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电动汽车运维专职 谢鹰:“这样就可以把双向两侧的充电桩都利用起来,两侧充电桩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了约30%。”
在天津,为了减少高速路上新能源车主充电等待时间,当地电力部门一方面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启用了应急充电舱,一方面提前对46座繁忙高速充电站的充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后,平均充电时长缩短近30%。
在辽宁,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当地发布了高速充电出行指南,司机可以提前查看充电桩布局,从而更好规划充电路线。同时,当地电力部门还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掌握每一个充电桩的桩体、显示器、充电线等状态,出现问题可以实时解决。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 别晓霞:“运维人员在充电桩现场上传的数据都会在我们的24小时运行监测中心显示,现在该平台能够对大连市范围内的988个充电桩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分布在大连各个区域的巡检人员就会在4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