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公司:阿坝变电站新建工程场平施工矩形抗滑桩竣工

发布日期: 2025-05-15

 

“反泵……”5月10日,在海拔3621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米亚罗镇,随着泵车指挥人员一声令下,泵车司机紧密配合操作,由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承建的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场平施工,顺利完成最后一根抗滑桩Bs46浇筑作业。至此,该变电站新建工程场平施工246根抗滑桩(键)浇筑任务全部完成,为场平施工58米高填方边坡提供了关键支护。

据悉,阿坝变电站新建工程面临最高海拔(3621米)、最复杂地质、最大土方量(382万立方米)、最高填方边坡(58米)、最复杂进站道路和水源五个挑战。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碳质千枚岩与富水砂层形成的“地质千层饼”导致桩孔成孔过程中垮塌频发,单桩最长施工周期达15天,仅为常规工效的30%。不仅如此,在施工期间累计遭遇暴雪12场、暴雨7次、零下15摄氏度极寒天气18天,极端气候导致施工效率骤降80%。

面对挑战,送变电公司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六精四化”要求,全过程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在场平施工期间,送变电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双轮驱动,在4月“冲刺攻坚”阶段针对高填方边坡区域投入238名作业人员、32台大型设备,并采用24小时轮班制及工艺优化措施,创下单周成桩11根的施工纪录。

同时,送变电公司施工团队通过应用BIM三维地质建模、预应力锚索协同、双排矩形桩支护等技术,边坡位移监测数据严格控制在3毫米/月以内;增设35口降水井系统破解地下水突涌,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护壁工艺,动态调整泥浆护壁参数;引入-35号低温柴油保障机械极寒运转,优化工序衔接实现单桩施工周期从7天压缩至3天;通过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对桩基垂直度、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合格率达100%。

据统计,竣工的抗滑桩总延米达5940米,混凝土浇筑量共计5.7万立方米,钢筋用量4672吨。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桩占比达98.8%,充盈系数1.83远超设计标准,为高原特高压工程树立质量标杆。

目前,送变电公司场平施工总进度已完成50.64%,该公司项目团队正全力冲刺9月30日场平竣工目标,为2026年12月工程整体竣工投运奠定基础。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