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从IEEE标准协会获悉,由国网四川电科院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EE C57.32.10(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选用技术导则)正式发布,填补了大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技术标准化体系空白,丰富完善了交直流复杂电网短路电流治理手段。 近年来,随着交直流复杂电网的不断发展,部分换流站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越限的风险逐渐增加,以削弱电网网架结构、限制发电机组开机为代表的传统短路电流抑制措施,会对电网的稳定裕度和输电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电科院结合多年工程实践所积累的短路电流越限问题治理经验,首次提出在换流变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的技术方案,并在2018年向IEEE PES变压器委员会提出标准申请,当年10月标准提案获批立项。 2019年5月,电科院正式启动标准编写工作。电科院借鉴交流电网500千伏自耦变加装中性点小电抗的实践经验,结合直流换流变的关键设备参数和实际运行条件,与国内外相关设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入沟通论证,不断完善标准细节技术内容,持续提升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普世性,先后召开五次工作组会议,迭代形成10余版标准草案,标准最终历经6年正式发布。 据悉,IEEE C57.32.10国际标准共分为直流换流变接地小电抗选用原则、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等7部分,涵盖换流变中性点过电压评估方法,绝缘水平配置原则和接地小电抗选取方法等具体内容。标准采用加装接地小电抗改变直流换流变零序回路阻抗的解决方案,能够在不削弱电网稳定裕度、不降低直流输送能力的条件下,实现换流站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的有效抑制,可为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