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药飘香,宜人都江。5月13日,青城山·都江堰川芎采摘文化旅游节在“三遗之城”四川都江堰市石羊镇竹瓦社区“花蕊里灌县川芎产业园”区隆重举行。采摘现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受当地政府邀请,身着“红马甲”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都江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代表队也加入到火热的川芎采撷比赛中。 电力十足,才有乡村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川芎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江堰市石羊镇种植川芎的历史有1200多年,其独一无二的“菊花心”高品质成为川芎界响当当的品牌。近年来,国网都江堰供电公司紧跟都江堰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全速、优质、精准服务于地方特色农旅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绿动力”。 电力助农 带动村民致富 5月13日一早,竹瓦社区的100多位村民就背着口袋,拿起镰刀,下地起川芎了。村民们劳动按小时算,每小时12元。在家门口就把钱挣,大家忙碌得很是开心。 “今年天气好,所以川芎长势好,个头也大,相信会卖个好价钱。有了这个川芎产业园,村民们在家就可以一边当股东,一边打工了!”竹瓦社区主任杨东介绍道。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不仅土地流转费用能按时到手,而且还增加一笔收入。 电力足,人心齐,乡村产业振兴前景乐观。2021年底,都江堰公司在跟踪了解到以四川天和药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将在石羊镇区域内竹瓦社区建成种植面积约3000亩的“花蕊里灌县川芎产业园”时,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社区以及项目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前期规划布局和用电需求。特别是在进行土地进行整合时,主动配合项目需求对部分线路进行迁移,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充足条件。都江堰公司不仅根据项目园区建设节点精心推出了从规模化种植到后期深度加工用电“服务套餐”,还对该区域用电负荷进行科学合理预估,积极进行项目的储备和实施,帮助指导客户优化用电方案,保证项目中长期的用电需求。 电力充足 扮靓特色民宿 川芎浑身是宝,叶杆可入菜,根茎可入药。良好资源禀赋加上优质的电力服务,种植基地附近大大小小的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勃勃生机,尤其是以川芎为主角的“川芎宴”更是吸引了无数的食客。 五一假期,依托川芎产业园做起“川芎宴”特色餐饮的赵玉芳家生意火爆。热气腾腾的川芎蹄花、爽滑的川芎面、鲜美的川芎鸡汤让食客流连忘返,连呼过瘾。“民宿刚刚建成那会儿,不觉得用电有什么问题,后来食客越来越多,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用电量也大了。供电所及时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完全能满足我们的用电需求。而且遇到任何用电问题,只要我们一个电话,供电所的员工也是及时处理,服务那是没得说哟!” 近年来,都江堰市石羊镇以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产业“双轮驱动”,以花蕊里川芎种植园区、体验馆为辐射带动,不仅将原有的村子、院落、林盘打造成了民宿、餐饮、音乐景区,还开通了“农夫集市”,让一度闲置的农舍摇身一变为具有乡村特色的网红打卡地。每年,来这里打卡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3万元。 去年10月,CCTV4《中国舆论场》“走进乡村看小康”栏目,实地探访了花蕊里川芎种植园,见证了乡村振兴产业新变化、新发展、新成就。 精准施策 服务产业链条 “这下我们用电更有保障了,本来还担心项目后期烘干、切片等流水线作业时用电的问题,没想到你们不仅帮我们提前考虑到,还这么快就落实了,真的太感谢你们啦!”3月16日,石羊镇邵镇长在项目现场推进会上,对国网都江堰石羊供电所前来做用电回访的党员服务队队员感激地说道。此时,川芎示范园区体验馆内灯火通明,川芎产业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川芎产业建园建产业链,电力是关键,也是我们的‘定心丸’。基地体验馆的建设、成品加工的烘干、切片都需要电力的支持。”据了解,2020年,石羊镇打造3000亩花蕊里。川芎产业园引进四川修治堂药业,通过土地流转,2022年将规模化种植川芎1500亩。 川芎产业园该项目共分为三期:一期是体验馆的建设、规模化的种植;二期是烘干、切片作业线的建成;三期是成品深度加工,将会以川芎为原材料陆续推出川芎酒、川芎精油、川芎皂等特色产品,通过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 据统计,都江堰公司今年实施农网改造项目以来,在乡镇供电区域责成专人进行跟踪服务,时刻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和用电需求服务变化;共改造10千伏线路33.634千米,新增配变25台,更换低压线路164.665千米;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减少损耗电量924万千瓦时,折合等效间接碳排放量2772吨。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