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德阳市什邡市洛水镇白虎头村村民周浴富正在大棚内收取新鲜的黄背木耳。“大棚扩建了,温度湿度控制器各增加了两台,这电也带得起,我这耳子长得肉墩墩的,吃的人都说安逸得很。”周浴富向前来回访的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员工说道。 2018年,白虎头村人均收入还不足6千元,村民家里电器都很少用。政府为了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利用该村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理条件,大力扶持和鼓励村民种植黄背木耳、川芎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周浴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种植木耳。 “黄背木耳对生长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特别高,还要通风,太热太冷木耳都长不好。”周浴富介绍说,当时的白虎头村总体用电量不高,一到冬夏用电高峰期就要启用柴油机补充供电。德阳公司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用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一周内就在距离大棚200米处增设了一台容量为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得到保障。 2021年初,已经渐渐富裕起来的周浴富再次扩棚,将木耳由4万袋增至10万袋。周围的村民看着黄背木耳价格好,销路畅通,也都积极加入了大棚种植木耳的致富队伍中,供电形势又陡然紧张起来。2021年7月份,德阳公司在组织员工摸排走访中,了解到白虎头村的实际情况,迅速将其纳入当年电网规划建设重点项目,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实地查勘,详细研究电网结构特点和供电需求,最终确立电网升级规划方案。今年1月,白虎头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配变台区增加到9台,户均配变容量增加到3.06千伏安,低压线路最大供电半径缩短到0.5千米,彻底消除了台区低电压情况、重载问题和安全隐患,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德阳地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的用电需求也呈大幅上升趋势。为了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德阳公司超前谋划,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乡镇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一乡一册”电网建设方案,同时通过台区经理现场办电、开设特色农业“绿色通道”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网升级改造。2021年,该公司共完成农网升级改造项目28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