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工作人员使用自主研发的新型调度命名线上下达工具,成功完成了10千伏川和线中德世邦对侧环网柜备用985开关的调度命名下达,全程用时3分钟,与传统人工模式相比,实现配电网图模数据及设备状态自动抓取,大幅提升命名下达准确率,缩短命名周期。 据了解,传统调度命名图纸由调控方式人员人工绘制,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格化改造的加速,人工绘图耗费的精力成指数攀升,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 为此,成都公司首创研发出新型调度命名下达工具,该工具通过梳理公司生产、营销业务链条,整合技术支持系统业务数据,实现调度命名图、文的线上自动生成,彻底改变调度命名下达依靠人工的现状。既是调控专业“数据驱动、流程革新”思路之下的场景落地,又是公司营配调多专业融合的典型缩影。 据悉,该工具不仅实现了业务减负,还突破了配网图模管控难的瓶颈。由于配电网的特殊性,同一条线路上的设备可能同时存在现场设备“运行态”、新投异动“未来态”、营销专业“批复态”、调度命名“下达态”四种状态。为了实现图模信息共享,避免实时、管理业务相互干扰,成都公司研发团队将该工具部署在自动化主站的III区系统,技术上打通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复用PMS系统图模资料与I区实时数据,实现设备图模数据“四态”共存。管理上实现配网调度命名管理、新投异动审批等生产流程的线上融合,实现配网设备多态管控。确保调度命名线上工具使用后,主站实时数据既能保障配调、检修专业的监视、运行业务,管理数据又能便于运检、营销、调控多专业的调阅及管理统计,大幅减少冗余、繁复的维护工作量并提升跨专业的沟通效率。 据统计,自2021年12月底该工具投运以来,成都公司已批复调度命名8个,节约单人工作量约28小时。今年,成都公司将继续深化转型,在配网图模数据“四态”管理的基础上,拓展停电检修预评估模块,充分利用主站实时拓扑、电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