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公司历时29天,自主完成±800千伏雅湖直流(四川段)全线无人机激光雷达三维建模工作,该项巡检技术全面应用后,将大幅提升输电线路的巡视效率和精度。 “我们以前是通过拍摄视频、照片,人工肉眼分析判断树障净空距离,存在很大的误差。”送变电公司无人机团队技术负责人田力介绍到。为改变现状,今年初,送变电公司无人机团队潜心钻研通道巡检新技术,利用搭载激光雷达任务设备的多旋翼无人机装备,邀请DJI大疆创新工程师技术指导,快速推进该项工作。 据悉,以往巡检线路通道,仅能利用无人机搭载相机进行拍摄,无法定量分析树障净空距离。但利用激光雷达扫描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准确获取线路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密集点云,将设备和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建立起来,从而精确测量线路与树木、交跨、建筑物等之间的距离。 受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导线分布形式、光线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三维建模户外作业过程中,为了让无人机采集的线路通道三维点云质量更好,送变电公司无人机团队翻越雅砻江畔、金沙江峡谷和海拔3500米的螺髻山,连续作战近一个月,不断调整优化作业方法并同步测试,大幅改善了塔腿、绝缘子串、耐张塔引流等易遮挡部位的点云质量。 建立特高压线路三维模型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软件程序可以自动计算树障净空距离,测量精确度非常高,将误差控制在仅10厘米范围内。另一方面,三维建模重现了线路周边立体环境,为运检人员因地制宜处置隐患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分析决策依据。 据了解,该项工作的自主完成,标志着送变电公司“小型无人机+轻便型激光雷达设备”三维建模在高原山区特高压直流线路上顺利实现首次高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