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公司:科技助力治理林区输配电线路隐患

发布日期: 2021-05-07

        4月27日上午,在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上空,一台无人机在电力铁塔周围盘旋;地面上,国网绵阳供电公司两名工作人员一边操控着遥控把柄,一边注视着电脑上传回的实时图像。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秦、汉、唐、宋各个历史时期种植的古柏2万余株,占地700余亩,当地因文昌帝君祖庙而闻名,每年到此烧香求学祈福的人不计其数。随着气温升高和中、高考的即将到来,山火风险升级,国网绵阳梓潼供电公司运用科技化手段,大力推广智能化装备应用,提升故障排查效率,严防山火于未然。

“它不仅能拍摄高清照片,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能对线路进行红外成像。”梓潼公司输电运检班技术员杨涛介绍,利用“可见光拍摄+红外成像”方式,无人机能及时发现设备发热或者温度异常,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

“在以前的巡线过程中,需要通过肉眼判断线路安全距离,容易出现偏差,效率低下。”杨涛说,无人机巡线还具备一个激光测距的功能。通过激光测距,可对线路通道进行全息扫描、三维建模,更加精准和直观地反映出树线距离,精度达到厘米级,最大程度实现“风偏不闪络、树倒不碰线”,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据悉,今年2月,绵阳公司首台防山火在线监控装置在七曲山投入使用,该装置具备红外热成像、微气象检测、自动告警等功能。“监控探头安装在铁塔高处,每隔30秒旋转一次,监控半径3千米。”梓潼公司运检部主任王刚介绍,防山火在线监测装置,像只“独眼”的红外热成像仪高高架在塔架上,高清抓拍和全天候监控周围环境的烟、火和温度异常,一旁的微气象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当前空气温度、风速、气压等数据。

据了解,通过智能化运用和人工巡检、通道清理等方式,绵阳公司已完成辖区内2777千米涉林区线路进行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未发生一起电气火灾。同时,在森林火灾宣传中,该公司采用现场讲解、新闻媒介、自媒体和张贴警示牌等多种方式,与群众和客户之间形成了联防联控林区火灾隐患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绵阳公司将继续把有效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加快隐患治理跟踪,确保隐患处置及时到位,全力筑牢林区火灾隐患坚强电力防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