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3月17日,正值春茶采摘上市高峰期,在我国著名茶叶品种“蒙顶山茶”的出产地——雅安市名山区,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名山车岭供电所工作人员杨军、李秀恩、徐辉正前往新店镇白马村七组的绿园春茶厂,帮助企业检查电力线路和设备,确保茶厂生产高峰期用电安全。 名山是“世界茶源”,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就在这里开启人类种茶、饮茶的历史。时至2000多年后的今日,茶产业已成为名山的特色优势产业,茶叶种植面积超过35万亩,产业综合年产值达60多亿元。 过去,名山的茶叶加工企业多靠燃煤供气加热制茶,2017年起,雅电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制茶产业“煤改电”,四川首个制茶产业“煤改电”扶持政策在名山落地,2018年起,在省公司大力支持下,雅安电能替代列入电力市场化交易,将扶持和优惠直接兑现为“真金白银”。制茶企业纷纷“麻雀变凤凰”,丢掉黑乎乎的煤炭,用上干净清洁的电力。 名山芳茗园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磊介绍,该公司此前用煤制茶时,制茶环境烟熏火燎,茶叶受煤灰污染,品质和产量都很低,2020年实施“煤改电”,杀青、揉捻等制茶核心流程全部改用电能,既消除了污染气体排放,茶叶品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绿园春茶厂负责人李小华表示,在该厂电制茶生产线上,与以往用煤杀青,温度忽高忽低相比,如今杀青环节基本可以做到恒温控制,这是茶叶品质得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雅电集团把茶叶加工企业作为“煤改电”的先行示范领域,为茶产业“煤改电”派出工作队,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安全用电保障。据统计,自2017年实施茶产业“煤改电”电能替代工作以来,共完成27个传统燃煤锅炉用户改造,实现新增电能替代负荷8.07万千瓦,替代电量2.1亿千瓦时,约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硫0.21万吨、氮氧化合物0.18万吨。下一步还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服务保障,落实电能替代,当好节能减排“主力军”,为打赢这场关系人类生存和命运的生态革命硬仗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