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公司:人机协同巡检 推进特高压线路随工验收

发布日期: 2021-03-18

        “左极横担小号侧挂点金具螺栓缺一颗开口销,属于危急缺陷,同时也是无人机检查的重点,其位于横担下方,人工巡视较难发现。” 3月15日9时10分,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公司员工张建国操控着无人机,正在验收±800千伏雅湖线592号塔,他指着刚拍摄到的缺陷照片向队友说。

之所以在±800千伏雅湖线四川段选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是因为四川段地处凉山州盐源县、德昌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5县境内,线路全长约210.2千米,共有437基铁塔,平均海拔2300米,空气稀薄、低压缺氧,加之攀爬环境恶劣,验收人员在爬山登塔时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人机结合随验,说白了就是不放过一颗螺丝、一根导线。”张建国介绍道。为保障验收质量,送变电公司成立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包含34个专业工作小组,投入133名验收人员、31辆车辆,大疆经纬 M300 RTK及御 2 行业进阶版等无人机8套,派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手团队提前入场,进行多架次模拟验收工作,摸索总结出一套高效、安全的作业方法,严防缺陷隐患“漏网之鱼”,并收集留存线路完整影像数据资料,为建立线路设备台账、后续运行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与DJI大疆创新通力合作,充分考虑高原山区恶劣环境和特高压直流设计特点,深入交流研讨,共同开展技术验证,针对性优化了无人机系统在川西高原的机动性能表现和数据采集质量。

得力于无人机科技飞巡技术。当天18时许,张建国和同事们发现在596号塔右横担大号侧挂点处,也有一颗螺帽缺失了,随工验收人员立即从工具包中取出一颗螺帽安装并紧固到位。

截至目前,验收小组克服海拔高、气温低等不利因素,已完成过半线路的初验,对发现缺陷进行整理归类,同时反馈给施工单位进行消缺,随后组织缺陷复检。

据悉,±800千伏雅湖线西起四川凉山盐源县,东至江西省抚州市,途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5省,线路全长1711千米。线路投运后,将为四川电网新增外送能力800万千瓦,年外送电量超400亿千瓦时,有效解决川西地区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同时,减少标煤消耗160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4亿吨,对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助推凉山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