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线改造后,用电能替代原有的蒸汽火炉供能,不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仅是享受电能替代电价优惠政策每月便能省下3万余元,2020年全年下来节约了近40万元!”1月14日,国网宜宾供电公司人员上门走访时,谈到“煤改电”后的变化,四川嘉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秋华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一开始赵秋华对电能替代并不十分看好。 四川嘉庆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生产、贸易型企业,是目前全国保鲜粉条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标杆型企业。公司“碎鑫”牌芽菜畅销成都、重庆,同时也是保鲜行业内第一个研发紫薯粉火锅保鲜粉皮双层包装升级换代的倡导者和塑造者,产品销售至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区。 “更换一条新的生产线成本太高,而且还不知道使用电锅炉后,加热的温度能否达标,电价优惠能否享受得到?”赵秋华疑虑重重。 加之受新冠疫情影响,产品销量也日趋下滑,食品厂被迫面临转型,赵秋华焦烂了额头。 “换不换最终你决定,你先听我给你算笔经济账,以前采用蒸汽锅炉1台,功率投放比例难以实现调节,且能耗较高,现在你们每月用电量大约14万度,如果电能替代后,根据电价优惠政策每度电费将节省0.1-0.2元,一个月便可节约几万元,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为了能够让赵秋华眼见为实,该公司营销人员先后不下10次上门给赵秋华讲解电能优势,普及优惠电价政策,并通过简易实验证明了采用电加热温度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而且还能分段试控制加热,更加稳定,更加环保。 厂房里机器轰鸣,顺着传送带食品源源不断地加工出来,工人们赶紧打包发货,忙的热火朝天。 “幸好当初听了你们的建议,去年我们才顺利地熬过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准备今年再扩大生产线,争取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赵秋华对未来公司的发展有了新的打算。 近年来,宜宾公司大力倡导推进电能替代,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向政府争取实质性政策支持。对实施的电能替代项目主动对接,跟进配套服务,严把项目质量关,明确协同工作职责,形成了电能替代工作可持续、项目可挖掘、流程可循环、过程可管控的工作体系,增加推广成效。四川宜宾港自从安装了“港口岸电”智能充电系统后,每年直接减少船舶燃油成本120万元以上,该公司正全力撮合五粮液南溪517车间电能替代项目,预计替代20蒸吨。2020年宜宾公司分类施策,同时从市场开拓、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用电售后等环节,寻找电能替代有价值线索,发现潜在市场,挖掘现有市场,争取竞争市场,持续推广电火锅22家,累计完成替代电量14.58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