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的电线去哪了?听听电力“卫士”怎么说

发布日期: 2025-09-26

九寨沟景色(严易程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何川)2025国庆假期前,记者走进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四姑娘山景区、红原县、小金县等地,探访国网阿坝电力入驻四川省阿坝州以来,“电力天路”为当地各族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力员工入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严易程摄)

9月22日,记者首站来到位于九寨沟景区核心区的“电力心脏”——国网阿坝九寨沟供电服务站。通过站长袁成虎的介绍,一条隐藏在秀美山水之下的电力“大动脉”逐渐清晰呈现。

“在九寨沟景区的天际线,你看不到一座电塔、一根电线。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袁成虎说,“景区内所有电缆全部敷设于地下通道。”

 

九寨沟景色(严易程摄)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中国首个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电缆入地,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设施对自然风貌的影响。

2017年,九寨沟“8·8”地震后,国网阿坝供电公司电力抢险队伍在阿坝州委、州政府统筹安排下,第一时间赶赴震中抢通线路、恢复供电。灾后重建期间,部分建设单位在地面铺设了大量临时线路,形成临时电缆管网。临时供电可靠性低,裸露电缆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接头烧毁或炸裂,极易引发山火。

当时,加快重新规划电缆管网、更新变电设备等工作迫在眉睫。“电力卫士”们抢抓工期,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在九寨沟景区新建2座35千伏变电站,铺设2条35千伏线路、7条10千伏线路,并对景区内500余户居民的低压入户线路全部完成改造。

2019年,袁成虎来到刚成立的国网阿坝九寨沟供电服务站坚守至今。

“现在,九寨沟景区已构建双回路独立供电网络,覆盖6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游客中心、各景点、居民小区和村落。最近两年以来,实现了零故障性停电。”袁成虎说。

然而,电缆长期埋于地下,如果出现故障如何查找?

袁成虎说:“我们采用多项‘黑科技’防范此类风险。首先,使用的不是普通电缆,而是密封电缆,且并非简单浅埋,而是敷设于地下通道,便于后期检修更换。其次,安装电缆局放在线监测装置,通过监测电缆中间接头局放强度判断电缆中间接头健康状况。一旦出现故障,信息将实时传至中央处理系统。若发生短路火情,预埋的灭火装置将第一时间启动自动灭火。结合定期巡检,电力已成为九寨沟居民和游客最可靠的能源保障。”

九寨沟景区内则查洼寨居民常杰他说:“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要用三台小型调压器串联,才能勉强升压。即便这样,屋里也只能维持一盏昏黄的电灯,停电更是家常便饭。如今,调压器早已不用,突然停电的情况也已很久没出现了。”

院落里,一辆新款电动汽车正在充电。常杰他说:“电带来的最大变化,我觉得就是,越来越多人家开上了电动车。”

离开居民区,记者见到景区内所有公交巴士均已实现电动化。这条电力“大动脉”为九寨沟带来的改变,或许正是“没有改变”——山水依旧,美景如初。

信息来源:央视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