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托底性帮扶喜德县“电力产业工人培训”结业暨就业签约仪式在四川凉山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培训学校)举行。首批结业的37名学员手捧高压电工证,与多家施工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以稳定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推地方乡村振兴。 今年7月,首批电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拉开帷幕,并推出“阶梯式培训”策略。第一阶段培训约12天,让学员掌握基坑开挖、混凝土施工等基础技能,结业后可从事电力基础施工;第二阶段培训约20天,主攻高压电工等施工核心技能。培训学校设计的课程注重实用、实效,结合用工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 经过凉山州委州政府、喜德县委、县政府、国网四川电力等多方合作,对接人力资源公司,帮助搭建起企业、学员双向选择平台,打通“培训—就业”通道。此次签约有7家电力施工领域单位参与,提供岗位涉及电力工程基础开挖、高压电工等方向。首批签约的37名学员在参加完两阶段培训、考取高压电工证后就业,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收入。 “这份工作不仅能带来生活保障,还方便我照顾到家庭,我和家人都感到很满足。”喜德县贺波洛乡桌古村学员阿苏莫体说,之前他待业在家,靠打零工补贴家用。如今有了稳定就业,其月收入有望达到5000元。四川极致建设工程公司负责人曹雨认为,当前凉山等多地正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急需高素质产业工人。经过系统培训的学员基础扎实、上手迅速,能快速适应现场作业,高度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培训学校帮我们提升了就业率,增强了内生造血功能。”凉山州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剑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对培训学校的政策支持,拓展合作领域,全力将喜德建设成为辐射区域的电力产业工人之乡。 据悉,培训学校由凉山州委州政府、喜德县委、县政府与国网四川电力共同建设,一期占地19余亩、可容纳100名学员,于2025年6月建成。学校开展电力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向学员们教授电力专业理论、实操技能,帮助他们取得电力职业资格证书,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培训学校二期正加快建设中,占地约37余亩,将新增索道运输、牵张机使用等培训科目,预计今年底建成,届时可容纳500人开展培训。 信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