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间,奔涌的金沙江水冲破横断山脉的阻隔,转化为清洁电能;大凉山的云雾之中,风机叶片与彝族村落的袅袅炊烟一同摇曳;崇山峻岭里,一条条银线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将绿电输送至远方……一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网建设运行全过程,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高新西区IC设计产业园,帮助检查光储(充)智慧微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摄影/陈红梅 厚植生态底色促进能源转型 “千河之省”四川的发展离不开水。目前,四川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水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在“西电东送”的水电中,30%来自这片西南沃土。 四川地区拥有丰沛的清洁能源资源。如何打破地理阻隔,将散落在山川峡谷间的清洁能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4年12月27日,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不仅使四川电网主网架实现了从500千伏到1000千伏电压等级的跨越,更凭借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低损耗优势,让清洁电能转化为保障西南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经济蓬勃发展的绿色动能。 如果说特高压电网是清洁能源跨省流动的“大动脉”,那么省内的各级电网便是维系内循环的“毛细血管”。 6月中旬,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这条历时两年半构建的能源走廊,既打通了电力外送通道向清洁能源基地延伸的“高速路”,也构建起支撑“西电东送”的韧性枢纽。 如今,四川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全、运行最复杂的超大型枢纽电网。四川主网对内覆盖全省各市(州),在重要负荷中心形成多环网主网架;对外通过“七直九交”与华东、华中、西北及重庆、西藏等地电网互联,打通清洁能源外送的“最后一公里”,外送能力达5345万千瓦。 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500千伏建叙线穿越大凉山。摄影/安伟 注重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电网 川西高原的褶皱里,牦牛群踏着格桑花的碎影在输电铁塔下缓缓移动;移步换景间,两河口水电站库区旁,云杉与高山松织成绿色长廊…… 人与自然和谐,工程与环境统一。早在2021年,阿坝供电公司便牵头成立了由电力、鸟类、林草等专家组成的“四川猎隼队”。该团队循着鸟类迁徙轨迹精准测绘,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飞鸟安家,通过安装66个人工鸟巢、32个栖鸟平台、178组动态旋转引鸟设备,让杆塔成为飞鸟的“安全屋”。 飞鸟与银线共生是生态保护与电网建设和谐相处的智慧之举。随着更多电网工程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手段应用于绿色电网建设运维全过程。 今年1月,为最大限度保护古柏树木生长环境,110千伏沙剑线大修工程的建设者将18米长的旧电杆换成35.6米高的铁塔,让电力线路远离千年古柏。此举既保障了线路安全运行,又为古柏腾出了充足的生长空间。 在电网工程施工方面,国网四川电力广泛应用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在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中,该公司针对沿线多高山大岭的特点,应用分体式机械旋挖、山地机械化组塔、智能可视化放线等工艺,使山地机械化施工率突破60%,减少人力投入1100余人,提升作业效率40%。在高原山区电网建设过程中,该公司根据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实际,创新采用“无人机+索道”运输塔材,减少植被砍伐面积70%以上。 阿坝供电公司员工在110千伏若真线安装“人工鸟巢”。摄影/严易程 扩大清洁用能助力产业发展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当绿色发展理念有了可靠供电支撑,“金叶子”“银果子”便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态价值变现路径。 “过去浇水全靠柴油泵,油箱漏的油把土地都染黑了。现在换成用电的设备,省钱又环保。这多亏了供电公司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方案。”8月15日,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葡萄种植园内,种植户刘勇对前来巡检电力滴灌系统的双流供电公司台区经理肖祥说。生态种植对供电的要求很高,稳定充足的电力让种植户有了底气。 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一座“会呼吸”的智慧绿岛——成都科创生态岛正“拔节生长”。作为四川省首批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科创生态岛构建了“地源热泵+热源塔热泵+冷水机组+水蓄能”集中供能系统,电能完全替代天然气供能,实现了近零碳排放。同时,园区屋顶上9420平方米的光伏板年均发电约50万千瓦时,可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按照规划,到2028年,园区每年减少碳排放将超过5000吨,相当于在兴隆湖畔再添20万棵乔木。 从城市到乡村,国网四川电力用心守护青山叠翠、碧水长流的美好生态;从生产到生活,四川电网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增添动能。随着清洁能源布局的持续优化,国网四川电力将续写生态与发展同频共振的崭新篇章。 声音 要全面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 ——四川省委书记 王晓晖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