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楷模”称号。四川省委、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相继作出向“时代楷模”学习的决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一年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不断掀起热潮。国网四川电力特别制定“学习时代楷模 践行为民宗旨”党员示范带动十项行动,推出深化为民服务十项措施专项行动,把“时代楷模”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各级媒体高度关注,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电网头条、中国发展网、改革网、国际在线、51网、四川新闻网、川经瞭望等媒体先后报道全川528支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7000余名队员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承诺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迎峰度夏、世运会保电等重大任务一线,还是电网工程建设、日常供电服务现场,以实际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书写新时代暖心感人的为民篇章。 电网头条:以“时代楷模”为榜样 书写电力为民新篇章 2024年8月29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楷模”称号。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四川省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作出向“时代楷模”学习的决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一年来,国网四川电力528支连心桥党员服务队7000余名队员以“时代楷模”为榜样,继续以实际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8月20日,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四川成都市倪家桥1号新源里充电站开展路侧充电桩车网互动(V2G)装表接电工作。(陈红梅) 国网四川电力特别制订“学习时代楷模 践行为民宗旨”党员示范带动十项行动方案,推出深化为民服务十项措施专项行动,把“时代楷模”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时代楷模”的旗帜引领和精神感召下,无论是迎峰度夏、世运会保电等重大任务一线,还是电网工程建设、日常供电服务现场,处处可见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勇担重任的身影。 坚守保电一线 在急难险重中彰显担当 荣誉,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在成都世运会保电现场,面对庞杂的设备参数和运行方式,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长吴昊说:“走一趟记不住,就走两趟、三趟……”6个点位的保电方案、10余条微网供电线路情况,被他刻进心里,为后续高效巡检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当天,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巡视检查户外电力设备。(冯一哲) “保电有我,有我必胜”。成都世运会期间,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提前50多天进驻场馆,每日开展负荷溯源、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工作。开幕式当天,队员们连续值守15个小时,实现了“保到灯头、保到话筒、保到插座”的精细保障。 “‘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高温天气下,国网四川电力(天府新区)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蔡勇坚守在兴隆湖湖滨场馆一线。他表示,要向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学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在大战大考中冲锋在第一线、奋战在最前沿。 国网四川电力(天府新区)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巡视检查开幕式场地设备。(陈翔) 作为成都世运会运行最复杂的场馆,兴隆湖湖滨场馆需应对多项目快速切换、水陆赛事交替的挑战。自入驻以来,蔡勇与队员们推行“党员责任区+包干制”,每日监测54处重要负荷设备,详细记录电流电压数据,把电力保障延伸到“最后一厘米”,让“每片区域有党员带头、每个岗位有责任闭环”。 今年夏天,四川遭遇三轮高温天气,热浪与暴雨交替袭来,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四次创下新高。在雅安,11支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顶烈日、战高温,立下“异常不排除,我们不撤离”的誓言。在绵阳,20支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排查隐患,衣服上的汗渍是最耀眼的勋章。在德阳,30支连心桥党员服务队373名队员日夜奋战,“赶紧干,老百姓用电耽搁不得!”——朴素的话语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当。 国网四川电力(绵阳)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在绵阳市涪城区绵兴社区和绵州社区帮助老人更换灯具,排除安全隐患。(田海) 攻坚电网建设 在重大工程中树立标杆 8月26日,海拔3600多米的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场平施工现场薄雾朦胧。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项目常务副经理、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晓洪手持安全巡检记录本,开始了他的“晨巡必修课”。 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场平施工现场正在进行填方边坡区土工格栅铺设及回填作业。(牛丁祺) “向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学习,就是要扎根基层、敬业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业绩。”今年45岁的张晓洪是一名拥有2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带领项目部70余名员工成功攻克高海拔混凝土浇筑、冻土区基础施工等技术难题,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张晓洪深知,在高海拔地区建工程,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他以“不放过一个隐患、不忽视一个细节”的态度严抓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党员带头排查整改风险点35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安全屏障”。 同一天,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铁塔组立现场,国网四川建设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王伟通过天网监控系统,远程实时监护高空作业人员完成一整基铁塔的组立。 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西段组塔现场,党员突击队队员在输变电远程监控中心查看抱杆摄像头监控画面,进行安全督查。(李萌) 学习“时代楷模”精神,关键在于融入日常、落到实处。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西段组塔现场,来自安全、质量、技术等专业的党员骨干组成党员突击队,采取“党员+技术员+群众”的联动攻坚模式推动施工进度,同时设立“党员安全责任区”,持续深化“党员身边无违章”行动。 “我们在现场勘查后,又查阅大量高原组塔资料,经过反复论证与技术比选,最终选用了这套天网监控系统。”王伟介绍,在铁塔抱杆顶端等关键位置安装全景摄像头,安全监督人员可远程调节视角,实时查看高空作业状况,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技术创新与责任意识深度融合,电力动脉建设安全稳步推进。去年年底,川渝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今年6月,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13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成投运;7月中旬,10项世运保电重点工程建成投运。愈发坚强的电网,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心系万家灯火 在服务奉献中传递温暖 8月27日,国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党员服务队走进四川金杯化工有限公司,为企业建设的储能项目提供专项用电检查服务。3个月前,得知企业意向后,队员们便第一时间上门提供建议。据预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该企业节约用电成本近200万元,切实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国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四川广味源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相关人员讲解分时电价政策,摸排企业用能情况并提供节能建议。(胡晋) 自国网四川电力推出深化为民服务十项措施以来,各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靠前服务,走进社区乡村,快速响应各类用电需求,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持续提升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们深入学习‘时代楷模’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为民情怀,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国网四川电力(眉山)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邓强介绍。通过聚焦“社区网格+电力网+工商网”的“三网融合”模式,他们将服务精准嵌入基层治理末梢,全面融入2077个街道与乡镇的网格体系,实现“隐患早发现、服务快响应”。 在宜宾,国网四川电力(宜宾)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以“进企业开展能效诊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特色服务为抓手,主动走访供区内的大工业客户和小微企业。他们针对98家重点企业不同季节的生产用电特点,全面调研客户生产经营状况、用电负荷等情况,量身定制“一企一案”能效提升方案。截至目前,该服务队已累计为83家企业提供节能增效等服务91次,完成配套电网建设工程29项。 国网四川电力(宜宾)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为企业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王青青) 8月20日,国网四川电力(巴中)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来到巴州区尖山寺村,为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文保检查用电线路,更换老化设备,排除安全隐患。“我们将‘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融入对特殊群体的日常服务工作中,努力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队员孙伟说。 国网四川电力(巴中)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巴州区尖山寺村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文保家检查线路,更换老化设备。(王志刚) 通过网格化台区管理机制,队员们对供区内的退伍老兵、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困难家庭等客户进行系统摸排与动态建档,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发放爱心联系卡,确保服务到人、关怀到心。他们定期上门开展安全用电检查,优先处理特殊群体应急抢修,并积极拓展服务内涵,提供业务代办、用电科普等多样化服务。 精神在于传承,服务重在实干。国网四川电力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承诺融入日常,持续激发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时代楷模”精神正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书写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