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国首套电网侧构网型SVG新增项目在四川成都500千伏广都站、玉堤站投入正式运行。该工程投产后,预计将提升±500千伏德宝直流丰期送电能力100万千瓦以上。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叠加省内绿色高载能产业聚集发展,近年来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已从传统的电力“送出大省”转为“送受并存”。成都作为川内最大经济中心、负荷中心,用电需求激增。而成都电网受端电网特征明显,网内仅有总装机360万千瓦的220千伏少量并网电厂,网外主要通过川西水电通道输入,电量对外依存度超过80%。在夏季负荷高峰时段,雅安、康定水电通道和德宝直流需要满送保障成都用电需求,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无法同时发挥最大效能。 为解决这一难题,获得更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负荷挑战,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国网四川电力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引入见效快的新装备、新技术,组织成都供电公司、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及特高压直流中心等单位在成都500千伏广都、玉堤变电站开展构网型SVG装置新增项目,在两处变电站共计加装5套66千伏构网型SVG。该工程是国内电网侧的首次应用,也是四川电网2024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之一。 工程包含5套总容量为30万千乏静态无功发生器,具有“最高接入电压等级、最快调压响应速度、最强过载能力、最大单体容量、最复杂控制策略、最快建设速度”六大特点,最显著的就是力量大、反应快、抗压能力超强,具备7.5倍的过载能力,遇到系统故障时,能够几乎无延时快速支撑系统电压恢复。 工程于今年1月底建项,总投资约3.2亿元,计划6月30日前投运,国网四川电力需要攻克技术空白、物资到货、工期紧张三大难关。为此,国网四川电力在工程前期阶段就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地调研学习,深度参与装备设计调试,逐步掌握安装技术;为保证物资准时到货,国网四川电力派出资深专家主动靠前跟踪厂家生产进度,从源头上把控主设备及元器件原材料质量,并在4月开展物资驻厂催交及现场试验关键点见证;阀塔主体陆续运抵现场后,国网四川电力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加班加点推进安装工作,11名核心参建人员集中到工地附近统一食宿,每天从早晨八点忙到晚上十点,对照示范工程工艺开展安装。 随着安装人员技术、配合愈来愈娴熟,效率逐步提升,仅用了21天就完成了5套SVG装置阀塔主体安装,共计安装了240台阀段、10台断路器,共敷设电缆180余公里。随后,在6月20日完成系统调试及仿真验证,在6月25日完成投运前验收检查、设备状态确认,并逐步带电。最终,经过5个月的持续攻坚、30余天昼夜不停地连续奋战,工程在6月28日开展短路试验。 待工程正式投运后,将提高四川电网动态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电网稳定性。在夏季高峰负荷时段,±500千伏德宝直流输电线路送川能力将从约120万千瓦提升至约220万千瓦,相当于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新建了一座100万千瓦的发电厂,有效缓解成都电网电源“空心化”带来的电力保供压力,切实保障成都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提高了四川电网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据了解,到2025年的“十四五”末,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工程、四川成都500千伏“立体双环”网架建成后,四川成都电网SVG将助力德宝直流丰期送电能力提升至满功率300万千瓦,从根本上缓解迎峰度夏保供压力。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