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作法 ”让企业办电“省时省力省钱”

发布日期: 2022-04-08

“你们动作真是快,这回再也不用担心用电问题了。”4月1日,四川省绵阳北川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副总经理张釜豪高兴地说,就在几天前,基地因为变压器容量不足导致用电困难。国网北川县供电公司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仅仅用了5个工作日,而“一线工作法”是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法宝。

近期,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按照“十讲十增强”总要求,坚持“讲责任,增强担当意识”,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一线工作法”,鼓励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在企业、园区等工作一线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实施“三加三减”举措,全面实现“三省+三零”办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办电省心用电舒心。

解决小微企业用电问题

3月25日,北川公司副总经理任强带领“电管家团队”来到北川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在与张釜豪沟通后,一个成熟可行的变压器增容方案在任强的脑海中成型。

基地遇到了什么样的用电问题?3月23日晚间,北川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发现充电器和灯泡发出“哔哩啪啦”响声,立即关了总闸,并联系北川公司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用电设施设备后,发现该基地原用电负荷是20千瓦,但由于该基地规模扩大、设施完善,学生培训、住宿空调等用电需求随之增加,基地用电负荷需增加至110千瓦。

image001.jpg

该基地原来是户外运动基地,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现已成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不但接收本地的人员训练,还有泸州、巴中等地的人员前来进行实践训练。

解决“超负荷运行”问题,当务之急是增容。任强和张釜豪沟通协商解决办法,告知“对于用电负荷160千瓦以下的小微企业实施‘零成本’接入”的相关政策,协助企业解决基地增容的问题,节省企业成本十余万元。同时考虑到周边的发展情况,将原来的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到400千伏安。

在任强看来,“讲责任”就是要为客户多想一些,多考虑一些。这次变压器增容,不光要满足教育基地日后数年的用电需求,还要考虑到周边发展。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用电负荷攀升得很快,如果只考虑眼下的问题,新的问题很快就会出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供电公司责无旁贷。在满足现在的同时,兼顾未来的需求,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无疑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工作在一线,同时也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更加前瞻性的方案。

当好“电力先行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绵阳公司以网格化形式布置由732名成员组成的“科技城电管家”队伍,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推动“放权赋能”,实施乡镇供电所优化提升,构建“电管家+网协员”的“村网共建”模式,在总结首批试点基础上,推广该模式至3县8镇114个村社。落实电力服务窗口有效下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上门式人性化办电服务,实现电力服务更加贴近客户。

服务大中企业重大项目

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是集核医学研发、生产、配送、诊疗为一体的核医学产业园区,园区计划投资约186亿元,全部建成后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药研发生产中心和核医学产业创新基地,预计实现年销售产值超500亿元。

3月25日,位于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尘土飞扬,施工车辆、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打桩声、机械运作声不绝于耳,园区施工平整土地环节即将进入尾声。

在施工现场的一辆车身上,一张张施工图纸密密麻麻地铺开,国网绵阳市游仙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颜军带领团队对项目施工现场勘察后,和项目负责人对照着图纸,优化项目电力设施建设方案。

image003.jpg

“我们先将第一台5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安装到今后生产用电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永临结合’,以后,生产用电就可以在原基础上扩容。”颜军对中广核医疗健康游仙分公司副经理谭睿祺说。当天,颜军与谭睿祺现场敲定了施工用电的接入方案,并就施工进度等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采用“永临结合”的供电方式,是颜军带队与项目方多次沟通所确定的。不仅保障项目建设时的临时基建施工用电需求,还能保障项目投产后的生产用电可靠性,减少企业重复投资。

在颜军和他的团队看来,“讲责任”就是要配合好重大项目的建设。不光要及时满足企业用电需求,还要考虑客户成本,能节约的一定要节约。协同配合搞好项目建设,才能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供电公司和我们配合的很好,因为工期紧张,我们比较担心手续问题,了解到‘三加三减’服务举措后,我们就放心了。”谭睿祺说。

早在前期,游仙公司多次了解项目的用电容量和时序,提前对为产业园供电的变电站进行增容,从6300千伏安到10000千伏安。同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手续,为产业园临时基建用电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一线工作法”,绵阳公司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现场想办法、现场抓落实,在一线提升决策能力,在政策执行上用出实招。2022年1季度,绵阳市大工业用电量增长43.26%;2021年全年,累计为企业客户降低用电成本逾9亿元,有力支撑了绵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管理人员在一线工作,用电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能力在一线提升。绵阳公司按照“十讲十增强”总要求,让多一些决策在一线落实,促多一些创新在一线体现,真正让“人民电业为人民”不悬空、接地气。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