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直”建设】 “四精”系统护航特高压建设

发布日期: 2021-11-29

±800千伏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简称为雅江、白江、白浙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沿线林区密集且珍稀树种分布多、交叉跨越风险点多、关键制约点多、涉及房屋拆迁量巨大,安全风险管控压力空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综合应用数字航拍技术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和BIM等先进技术,采用航飞作业、监控布设和现场调绘等手段获取基础数据,形成以精益房屋拆迁、精确林木砍伐、精准三跨管理、精细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四精”数字化风险管控系统,全要素提升特高压建设管理水平。

通道清理数字化管控

雅江、白江、白浙工程需拆迁房屋1878户,拆迁面积65万平方米。“四精”系统详细收集了拆迁房屋户主姓名、面积、材质等属性信息,结合航拍影像与房屋分布图资料,对拆迁房屋进行逐档梳理、统一标绘,精准掌握拆迁房屋地理位置、数量和面积,依法合规签订拆迁协议,杜绝抢建现象发生,有效防范重大造价和阻工风险。

1.jpg

“‘四精’系统全面、准确反映拟拆迁房屋的综合信息,形成房屋拆迁进度‘一张图’、敏感等级‘一张表’,实现了拆迁协议顺利签订,拆迁工作有序实施。”工程技术专责李干说,借助“四精”系统,布拖换流站场平施工“零投诉、零上访”完成了213户815人的房屋搬迁。

雅江、白江、白浙工程林区占比高、树木清理量大,“四精”系统根据路径影像,逐基、逐档深度采集林木数量、树种、自然生长高度和位置等信息,对数据进行单目分割处理,形成林木砍伐基本属性、清理进度和风险等级等信息的可视化。实现了通道精准清理,杜绝了抢栽、抢种和乱砍乱伐现象发生,控制了通道清理成本,减少了植被和环境破坏。

该系统还对工程沿线10株黄杉、279株珙桐、89株润楠等保护植物进行了重点标绘,制作保护植物分布平面图。公司采取就近移栽、就地保护、育苗的方式,对上述珍稀植物进行了有效保护。

跨越施工有了可靠支撑

雅江、白江、白浙工程交叉跨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166次,以及跨雅砻江、金沙江、岷江等重要河流,跨越施工方案策划、安全保障难度极大。

“四精”系统采用全景航拍、激光测量和倾斜摄影等技术手段,获取跨越段航摄原始数据,形成高图像分辨率、高定位精确度的影像模型,准确呈现高山峻岭地形地貌情况,清晰还原三跨点位局部环境及障碍物分布情况,再通过BIM技术测绘出跨越施工模拟场景。

雅江工程川1标段N0204—N0205区段同时跨越G5京昆高速和500千伏榄普一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四川公司通过“四精”系统,成功测绘出跨越施工现场模拟场景,按照模拟场景中标示的各类数据,制定出最佳跨越施工方案。2020年9月14日,在“四精”风险管控系统的保障下,该跨越施工安全完成。

“四精”系统还对张牵场选址有明显的指导辅助作用。白江工程川1标段重冰区山势陡峭,时常云雾缭绕,最大落差1400米,张牵场选址成了最大“拦路虎”。施工项目部通过“四精”系统的模拟方案,准确划分放线区段和张牵场选址,保证了放线施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10月18日,重冰区顺利贯通。

“以前制订跨越施工方案要12天,现在5天就能完成。”李干说,“四精”系统将决策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风险管控一键定位查询

雅江、白江、白浙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涉及二级风险150处、三级风险14800处,安全质量管控难度大。“四精”系统以基础地理、工程专题、动态风险、作业计划、关键人员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通过人员实名制管理、关键环节在线管理、作业现场分级管理、违章行为智能预警,实现了“管住队伍、管住计划、管住人员、管住现场”的管控目标。

2.jpg

整合设计资料、施工进度与作业风险等信息,形成风险级别数量、作业人员、施工点位、风险点、到岗到位等信息的可视化,全面反映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后台管理人员可随时一键定位查询任何施工现场,有效防控安全风险。

雅江、白江、白浙工程参建单位52家、参建人员达30000人,每日作业计划超150项。“四精”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将资源投入、工程进度、物资到货、疫情防控等信息,自动汇总形成日报和周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精”系统还与装置在施工沿线的5台山火监控设备连接,利用红外温感系统对施工现场实施森林防火智能管控,不间断自动监测施工现场及周边林区,禁止一切火种带入现场,并与地方防火办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了施工现场零山火。

“‘四精’系统让安全施工更有底气。”安全专责罗伍达说,“四精”系统能实时掌握每天的施工情况,精细管控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有效避免作业风险。

自2020年全面开发应用以来,“四精”系统已累计报送信息日报超20个月,重点三跨作业点摄影18处,完成三跨1:1还原建模9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