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洪恩在《中国电力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发布日期: 2021-09-27

234.jpg

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学习领会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以此为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积极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学习讲话精神,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今年也是总书记视察四川电力成都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10周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牢记嘱托,深刻把握四川作为清洁能源资源大省在全国能源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意义,坚持立足四川、服务全国,力争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新格局、建成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更多电网力量。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与挑战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求,是顺应能源技术进步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质是现有电力系统的全面转型升级,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特征。从供给侧来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发电装机和电量主体,煤电将逐步演变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从用户侧来看,发用电一体的“产销者”大量涌现。从电网侧来看,以大电网为主导的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从运行特性来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风险防御体系都将全面重构。从系统整体看,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出现深刻变化,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系统日益成为协调互动的整体。

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置的枢纽平台。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深入推进,电网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也面临新的更高要求。灵活储能的挑战、系统安全的挑战、电价政策的挑战、电力治理的挑战……电网企业需要在技术层面联合攻克大量的科学技术难题,建立多学科融合下的多维立体化科学技术体系,实现以“云大物移智链边”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能源领域先进物理技术的高度融合,即实现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加快创新和深化改革,实现管理层面以及电力市场机制的创新突破。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部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深化研究,发布了能源企业首个系统完整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随后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以省为责任主体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没有统一的范式,各省的资源禀赋、用能结构、工业化进程等条件不同,将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和路径也不尽相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基础、边界约束等都有较大差异,必须以省为责任主体,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

从全国来看,四川作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地。从全省来看,作为“5+1”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能源电力的非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超过80%,具备向清洁低碳转型的优势,能源电力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从行业来看,电网连接供需两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供需两端安全、保供、经济等系列问题,主要靠电网侧来统筹解决,电网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从企业来看,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可调节负荷的广泛接入,传统电力系统将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转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公司转型变革的有利机遇。但与此同时,四川省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产业结构与东部省份仍有较大差距,处于低工业化水平达峰阶段,能源电力需求仍将刚性增长。这要求四川电力助力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保障。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四川电力积极开展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探索,加快通道建设,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推动绿色用能,持续提升清洁能源终端消费占比;创新市场交易,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深化数据应用,持续服务政府减污降碳决策。

四川电力立足四川资源禀赋、能源结构、电网定位等特点,发挥数字化转型、产业变革等领域的优势,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行探索实践。落地落实国网“双碳”方案,研究制定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任务清单》,组建四川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机构,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8个方向、46项课题开展研究。深化电能替代,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程度,聚焦交通、工(农)业生产制造、家庭电气化等领域以电代油、代煤、代气,推动电动汽车、电厨炊等领域电能替代。充分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促使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推动以电为核心全方位用能服务和“供电+综合能效提升”业务模式,调动可再生能源消纳积极性,引导全社会低碳生活生产。争取有力支持政策,促进供给侧、电网侧、消费侧共同协作,形成合力。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规模、布局和时序的深入研究,加快推进配套电网建设,加强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应用。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应用研究,推动电网数字化改造转型。优化电网调度和交易机制,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持续加大电能替代力度,不断提高清洁和高效用能水平。

四川电力重点以着力推进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深化消费侧绿能应用“三个着力”推进“双碳”工作,努力走出符合四川省情、具有四川特色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之路。

红色照耀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四川电力将把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血脉,努力凝聚四川电网人接续努力、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围绕“一体四翼”总体布局,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新格局、推动治蜀兴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