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号召见行动】智慧“碳”索 赋能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8-31

        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公司党委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丰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广泛开展“接力响应党中央号召 践行‘新电力 新服务’十大行动”主题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承诺践诺、学习研讨、座谈交流、岗位实践、建言献策、主题征文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载体活动,切实以实际行动接力响应党中央号召,践行“新电力 新服务”十大行动。为此,本网推出“响应号召见行动”专栏,展示各单位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敬请关注。

“药厂每个月电费省了3000多元,真的太感谢你们了。”8月24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营销工作人员到字库山药业公司回访,药业公司负责人连声道谢。去年12月,资阳公司在进行用电检查时为该药厂出具能耗“体检报告”,帮助其投运无功补偿装置,既为用户节省了电费,也避免了多余的电能消耗。

资阳公司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绿色能源、电能替代、大数据治污等方面入手,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电力新服务,全面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电动力。

电能替代 让天空更蔚蓝

“钢化玻璃厂的天一直都是灰的,冬天就雾起雾起的。”资阳市高新工业区里的钢化玻璃生产企业员工刘小平在该厂工作两年了,两年前厂区空气污染的场景,刘小平依然历历在目。

资阳.jpg

高新工业区是资阳市“十四五”规划期间重点建设的城市窗口。但工厂加工机器的作业声,小细管缓缓吐出的一缕缕白烟,以及空气中有些刺鼻的气味,给这个城市窗口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新电力 新服务”十大行动战略目标,资阳公司聚焦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多方面优化提升用电体验,以“供电+能效服务”针对不同用电类别、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科学定制化用能方案,多次组织营销部针对高新区工业用户宣传电能替代技术,优化一站式办理流程。今年4月30日,资阳公司营销部、高新(临空)供电中心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对高新2家钢化玻璃生产企业的新建钢化炉电能替代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据了解,这2家电能替代项目用电容量合计2860千瓦,目前均已通过发改委认定,具备市场化交易条件,能帮助客户用到最优电价,节约基本电费和代征基金费用,每年减少600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

资阳公司营销部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资阳公司在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以及家庭电气化五大领域,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重点项目60余个。2021年,资阳公司计划完成电能替代电量6000万度,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现实路径,也给出了促进社会生态环境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改善的行动方案。

如今,站在高新工业区的厂区内,放眼望去,天朗气清,现代化作业的白色工厂与蓝天相映生辉。

大数据“画像” 守护绿色新生态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电力供应,主动利用电力大数据开展阳化河流域11座污水处理厂(站)用电检测分析……”一周前,资阳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资阳市商务局的感谢信,信中对资阳公司提供的精准大数据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2021年7月21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员来到用户处开展检查线路,宣传电能替代.jpg

阳化河是沱江的重要支流之一,资阳境内阳化河流域共有11座污水处理厂。为进一步加强监管,2020年资阳市商务局与资阳公司合作,通过电力大数据的分析监控对治污企业精准“画像”,倒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职责,为相关部门执法提供了差异化、精准化施策的有力依据。

“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可以对污水处理厂的实时用电量进行分析,观察污水处理能力变化以及处理效果。”资阳公司互联网办公室数据管理工作人员林茂介绍,去年发现几家处理厂在投运前两个月的用电量达到了高峰,但后期波动较大,监测到异常情况后,资阳公司及时统计数据形成报告报送给了相关部门。

资阳公司每月形成的《资阳市阳化河流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报告》对监管部门开展督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提升阳化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发挥了促进作用。相比以往群众信访、突击检查、专项执法等传统监管模式,通过电力大数据可以全天候、全过程、无盲区地实时监控企业工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能有效解决人力物力紧缺问题,提升监管执法效率。

今年以来,资阳公司牢牢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方向,靠前作为推动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主动对接政府机构辅助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共计对资阳市域内60余座污水处理厂电力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水域监测300余公里。发布监测预警10余次,为城市环境治理建立了生态安全屏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新能源发电 照亮清洁致富路

资阳公司紧紧围绕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新电力 新服务”十大行动》指南,开展清洁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等多项乡村振兴服务,不断提升乡村用电水平,以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载体,不断优化群众用电体验。

谢林岑是雁江区中和镇龙嘴村的小龙虾大户,承包了十多亩的水面,专门从事小龙虾养殖。但是这两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他的生意受到影响。

河塘里的小龙虾没有空调可吹,但它们能归洞避暑,就好像冬眠一样。这个期间小龙虾不吃食也不进笼,2019年原本亩产可达98斤小龙虾的水面,由于高温,最后实际产量还不到正常的一半,一年下来养小龙虾亏了好几万。谢林岑萌生了把河塘转包出去的念头。

2021年7月6日,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回访乡村振兴太阳能电板使用用户的用电情况.jpg

2020年的春天,中和供电所客户经理下乡入户时,了解到了谢林岑的情况后,建议在河塘水面上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光伏板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既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将多余电量并网出售,又能有效遮挡炎炎烈日,让小龙虾避开高温的袭扰。

今年夏天,谢林岑家的光伏板早已安装好了。水波之上,蓝色光伏板与蓝天连在一起,美不胜收。靠近一看,水中的小龙虾成群结队,在光伏板的“庇护”下越发鲜活。

“这个光伏发电,帮我赚了龙虾钱还赚了卖电钱,村里人都说这是个‘双赢’的买卖。”谢林岑兴奋地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光伏发电一年能发电约1万多度,除去自用电量外,其他的都可以并网销售。塘里的小龙虾也长势喜人,每亩产量100余斤,按一斤平均35元计算,利润多了好几万元。

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不仅能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更重要的是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资阳,像谢林岑这样因光伏发电受益的客户达134个,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容量共计1953千瓦,每年可发电量约57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752.2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35.11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