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全方位发力 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

发布日期: 2021-06-03

         编者按:为全力以赴做好建党100周年保电和迎峰度夏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增光添彩,公司从“两个维护”的高度提高认识、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全力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为此,本网推出“安全生产月”专栏,展示公司相关单位在这方面的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进入夏季,巴蜀大地气候干燥,高温不断。大凉山深处,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员工正操控着无人机,适时传回特高压线路下的“火情”;广袤的红原,草深风疾,控“火”艰巨,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员工携带红外测温仪,穿梭在草原之间……一个个剪影组成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的紧张画面。

今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把脉问诊电网隐患,全方位发力,重拳出击,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为坚决打赢四川森林草原防火“持久战”贡献国网力量。

责任担当 ,高位推进 

森林草原防火“守土有责”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五大地貌单元,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有数据表明,全川穿越林区的输配电线路共5279条、总长约4.92万千米,广泛分布于川西、川西南等高山草原地区,公司长期承受着山火影响电网运行和电气设备易引发山火的双重压力。

6565.jpg

特别是凉山地区,大部分是集中连片的原始森林,植被茂盛且树种以松树、桉树等易燃树种为主,常年枯枝落叶形成厚厚的地面腐殖层,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都是火患季,气温攀升、降水极少,一记雷电、一把祭祀的火苗都可能引发火灾,再加上风大助势,就极可能导致一场灾难。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社会发展”,是誓言,更是行动。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公司将电力通道清理困难等重大风险隐患,纳入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指挥督导范围,进行大力整治。同时加大与政府林草部门的沟通力度,有力解决线路通道“树线矛盾”等问题,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输配电设施引发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排查治理17143处隐患,落实专项整治资金11.8亿元;完成通道清理4.1万公里、线路绝缘化改造2400余公里;易燃物清理6.3万余亩。同时,为确保隐患整治到位,公司压紧压实督导工作,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公司督查机制,按照“四不两直”的方式,高频次、常态化开展督查工作,至今已开展3059次防火督查,整改问题4729项。

创新举措,科技布防

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

落实责任,全员投入。在“高位推动、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机制保证下,公司所属各单位均于年初完成“三单一书”(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承诺书)签订工作,累计签订承诺书10390份。2月进入高火险期,公司组织1413个供电所(服务站)、班组开展全覆盖的电力防山火宣誓活动,23763名一线员工铿锵有力地宣誓:用行动守护电网,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3636.jpg

政企联动,实现共赢。一直以来,公司积极加强与经信、应急、林草等部门沟通配合,全力推动电力法等涉电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深入研究通道清理方法、清理范围、清理周期,建立砍伐、补偿、植被换种的全过程通道治理工作体系。实践工作中,由电力企业提出砍伐需求和砍伐标准,由林牧产权人负责砍伐线路下方存在隐患的林木。为了实现青山绿水目标,同时产生“多赢共效”,公司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砍伐后的林木换种行动。目前,眉山、雅安、凉山等地区试行开展植被换种工作,更换树种约15000余棵,试点通道共建共用15公里,既守护了电网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进入2021年防火期,公司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高科技手段,针对甘孜、阿坝地区火灾风险高、运维力量薄弱、设备健康水平差的特点,集全公司之力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组织下属19家单位对防山火重点地区的29家县级供电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一对一”帮扶,共计投入627名帮扶人员,出动183架无人机,帮扶排查输配电线路888条、20018公里。

严防死守,团结治网

打赢电力建设主战场“攻坚战”

目前,针对电力建设运维主战场位于高山密林地区这一实际情况,在公司总体部署下,全川各市、县等层级供电企业把持续做好防山火护电网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

“110千伏新桑南线81号可视化在线装置调试完毕,投入运行。”5月27日,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的110千伏新桑南线跨林区46基杆塔可视化在线装置全部投入运行,班组运维人员每天通过查看照片的方式对该线路林区段进行巡视,及时掌握线路通道情况,线路巡视效率和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大幅提升。

1212.jpg

“10千伏马武线周边气温22摄氏度,湿度58%,风速2.6米每秒。”5月29日9时30分,在国网凉山供电公司“三防中心”值班室里,值班人员熊友富、杨颜菱通过微气象在线监测装置传回后台的实时数据,对10千伏马武线周边的气象环境进行巡查。今年在凉山州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攻坚期内,该条线路微气象站共发出7级以上大风预警30余次。这一创新举措得到凉山州委州政府高度肯定并广泛推广,预计6月底前可完成共计182台微气象装置安装。届时,微气象装置将全面覆盖凉山供电公司供区内全部高风险输配电线路区段,从而实现供区内输配电线路周边的气象信息“全覆盖”。

在重大工程的建设现场,防山火工作同样到点到位。6月1日8时许,位于布拖县的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现场,作业前该工程项目部以机场安检的方式对入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扫描,严禁“火种携带”,再严格按照省公司“五做到、五必须、九不开”等防山火工作要求,组织巡查小队开展工作。“兄弟们,防山火工作一定要万分仔细,对任何一点火情的苗头性风险都要及时科学处置……”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政企协同,强化通道隐患联防联治,开展停运避险工作,强化客户隐患治理,建立起以群众护线员为核心的火灾监控通报网,实现互帮互助、企民联动,共同防治山火隐患。

如今,正值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时期,公司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抓整治,坚决防患于未“燃”,筑造起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电力长廊,确保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坚决捍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