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文】三十年前,我在龙泉收电费

发布日期: 2021-05-12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四川电网取得的辉煌成就,公司已开启“百年光辉史 奋力再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稿征集活动。本次征文体现对党的坚定信仰和深厚情感,着力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电力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四川电网建设成就,生动展现电力员工听党话、跟党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颂扬电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重要贡献和突出作用。欢迎广大员工踊跃投稿,积极参与征文活动。

1990年我19岁,入职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收电费,我接替的是一位快要退休的钟阿姨。接替工作安排得急,钟阿姨没怎么带我就退休了,于是懵懵懂懂的我就独自上岗了。单位是用转账支票、现金支票来支付电费,但是居民客户都是现金支付,钞票面额多是10元币,很少有50元和100元的,钞票面额不大,但数额却不小,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的我,心里十分忐忑。

上世纪九十年代龙泉驿还是个县城,供电局在县城只有一个收费窗口,而且只有我一个收费员。每到缴费时期,营业厅门口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好在我年轻手脚快,过手的钱也只数一遍,不让来缴费的客户等太久。那时候没有验钞机,有一次我收到了一张50元的假币,被银行没收了,气得我直掉眼泪,因为我每月的工资就只有60多元。

收款倒是麻利,面对一大堆的钞票,清理分类捆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每天下班后,一起入职的两个同事就来帮忙。现在使用微信、支付宝的你们一定不能想象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伍元、拾元的钞票要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每一百张捆扎在一起,是一个多么繁琐的过程。在那个年代,对资金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规范和严格。我一般在次日中午收费的间隙,就背着装满钞票的旅行包骑上自行车风驰电掣般飞奔到银行存钱。现在就必须请专业的运钞公司在当日全部押运到银行了。

每个月还有一天要到10公里外的大面电管站收费。单位派了一个比我还瘦小的陈姐给我当“保镖”,收完费后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回到城区。龙泉驿城区那时的人口数量不多,好多人因为缴电费认识了我,但我都记不太清楚。经常在公交站台和公共汽车上遇到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吓得不行,生怕有人抢走装满电费的旅行包。

收费工作持续了两年,压力还是蛮大的,以至于后来经常梦到数钞票,数啊数,越数越快,满脑子都是钞票。后来换了很多工种,调度员、供电所长、产业公司主任……收费工作是我最难忘的。不过,我这个收费员也还算好,坐收工作没有催收的压力。那时候不是智能电表,全靠人工现场抄表收费,工作强度大不说,还经常因为收不到电费被考核。特别是供电所的收费员,经常晚上出门去收电费,因为居民客户多是晚上才有人在家。在农村,很多人家里都养狗,收费员被狗追咬的狼狈情形时常发生。

龙泉驿供电公司自从2000年搬进新的办公楼后,就有了宽敞明亮的收费大厅,有排号机取号,有舒适的座椅等待区。单位和居民很多签订了代扣代缴协议,就不用到大厅来排队缴费了。再后来更换了智能电表,客户可以通过红旗连锁、代收机构等给电卡充值,供电公司和供电所的ATM机也可以24小时自动缴费充值,为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缴费就更方便了,单位通过网上银行缴费,个人则通过微信、支付宝、“网上国网”APP等非常便利快捷的方式缴费。智能电表也能够通过主站及时下发数据,不用在电表上刷卡充值,让广大客户足不出户就完成缴费充值。

我作为一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员工,亲身经历了国网公司30年收费方式的变化。1990年全国经济总量0.29万亿美元,全社会用电量6125亿千瓦时;如今全国经济总量已是15.81万亿美元,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伴随经济数据十倍级的增长,国网公司累计拥有专利连续九年位居央企第一。特别关注电费收缴方式的我,更是感慨万千。相信国家电网公司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之路上,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