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白鹤滩接网与杨房沟送出、雅中特高压等工程投运,以及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将以“6·30”为重大节点,各参建单位开始打响百日攻坚大会战。在此过程中,“新四直”等工程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改变,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将打造四川能源互联网实践新样板,为挖掘先进典型,讲好工程故事,弘扬党员先锋精神,展现攻坚克难的壮丽画面,本网推出“百日攻坚”专栏,敬请关注。 4月17日,国网四川建设分公司项目副经理黄远红在朋友圈分享了《四川±800千伏雅砻江换流站配套工程第二阶段成功投运》的新闻消息,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回想工程推进过程,心中仍波澜起伏,一个字‘难’。这段不易的经历,是如此弥足珍贵,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800千伏雅砻江换流站配套工程施工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里距黄远红在德阳的家有700多公里,回家至少需要11个小时。作为项目副经理,工作性质决定黄远红必须跟随工程项目到处奔波,工作地点大多都在偏远山区,熟悉的朋友问他:“以你的学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在大城市找份不受风吹日晒的工作,为什么非要干这份工作吃这份苦?” 面对这样的问题,黄远红有自己的答案。 “学霸”走进大山 2017年,25岁的黄远红即将研究生毕业。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本科期间从大二开始连续拿了三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攻读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参加国家自然资金课题的研究并且刊发多篇E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凭借出色的履历,他得到了众多单位的垂青。但他想为家乡的电力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毅然选择了国网四川建设分公司。 刚进公司时,他被分到了综合管理部,黄远红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土木专业,应该学以致用,多磨炼自己。 两个月后,黄远红毫不犹豫选择去建设分公司最偏远的项目水洛主变扩建工程工地。“当时成都到西昌要坐10个小时火车,没想到这只是开始,从西昌到水洛乡45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11个多小时,真是大山里的大山。”黄远红回忆道。 这条路太远太难,走了几次以后,黄远红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黄远红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他思想动摇的时候,身边的同事、领导细心地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他调整心态。“一定要坚持下去,做难事才会有所得。”黄远红下定了决心。之后他驻扎大山,先后参与了水洛主变扩容工程、盐源输变电工程、会东输变电工程、四川雅中换流站配套工程、杨房沟水电站送出等工程建设。 看着自己参与建设的变电站成功投运,看着一基一基铁塔拔地而起,黄远红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虽然工作条件很艰苦,但这种干事创业的成就感让他觉到很幸福。 “雏鹰” 振翅高飞 大山里的生活艰苦而枯燥,但黄远红每天都很充实,他白天在工地跟项目,晚上写报告。夜深了,他就抓紧时间学习。 2018年初,黄远红认识到自己作为建设管理单位的一员,不能只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工作,还需掌握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这个短板必须要补上,因此他决定要考取国家一级建造师证书。 说干就干,黄远红立即购买了专业书籍,利用休息时间自学相关知识。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活动,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书本,只要有时间,他都抓紧看书学习。 大半年时间,他自学完一级建造师的四门学科,一次性高分通过所有考试,这个考试每年在全国的通过率仅有3%。在拿到一级建造师证书后,他又向着新目标奋进,2019年他再次通过全国一级造价师考试,让自己从工程管理方面的门外汉成为了专家。 正是凭着这股钻研劲和韧劲,2020年,黄远红通过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雏鹰”的选拔,成为他所在单位3年来首次入选的员工。建设分公司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雅中换流站配套工程和杨房沟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的项目副经理,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副经理。 “热血”点燃青春 “黄经理,物资怎么还没有来?”“黄经理,施工单位施工质量不合格,必须要求他们整改。”在杨房沟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黄远红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就像是一个工程的大脑,需要协调、组织、引导、统筹,出现任何问题,他都要及时去解决。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今年500千伏百灵变电站扩建工程的施工,此工程是为雅中换流站调试运行提供电源,如果无法按期投运会影响雅砻江换流站投运时间以及杨房沟水电的外送。距工程投运的时间节点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他鼓励自己:“只要把这么困难的项目完成,以后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 黄远红每天要接打100多个电话,努力想办法推进工程进度,当天没完成的工作,他就守在现场督促施工队完成。工程投运那天,当听到开关合闸的“咔嚓”声和调度说“合闸成功”的时候,他如释重负,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杨房沟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需要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目前,该工程铁塔组立65%,放线10%。在这个艰巨任务面前,黄远红对项目部的所有同事说:“我们作为年轻人,现在不冲,什么时候冲?最后两个月,大家必须憋着一口气,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党百年献上我们电力人的大礼!”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个年轻的团队在黄远红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激情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