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切实抓好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确保不发生负有责任的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把开展专项整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大事要事,部署公司建设施工安全大检查相关工作,坚决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全力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为此,本网推出“安全生产”专栏,展示公司相关单位在这方面的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老乡,近期风大,不要在野外用火,也不要在高压线下放风筝、钓鱼,户外活动尽量远离电线,注意人身安全。”4月19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旌阳新村及周边乡镇,随处可见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走村入户宣传防山火及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全力营造森林草原火灾群防群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为全力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工作,凉山公司组织全体员工结合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春季安全大检查、“五查五严”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扎实推进“源头防控+多维监督”“人防+技防”“现场蹲守+停运避险”等森林草原火灾防治举措,守牢安全生产、森林草原火灾防治“两条线”,全力保障凉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源头防控+多维监督” 全力织牢安全“防护网” “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对10千伏唐格线本体缺陷消除,现在是防山火关键期,上山进入林草区不准携带香烟和打火机。”4月6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唐央片区,凉山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甲拉丁争正向班组成员讲解着当天工作内容及防火注意事项,并使用探测仪检查进山工作人员是否携带火源。 当前,凉山公司各项工程全面开、复工,春检预试逐步展开,电网检修、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施工作业点多面广,且多位于密林荒原,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难题,凉山公司组织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持续总结施工建设阶段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经验,并结合近年来防山火工作经验,采用“机场式”安全检查技术防,建立“一人一员一点”人员防及规则至上制度防等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管控措施,充分发挥“一平台、一中心”重要作用,确保作业现场远程监控全覆盖,狠抓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和火灾防范。同时,深化“安监+纪检”两线监督,加强上下级监督、平行监督、专业监督,突出重点、瞄准靶向、精准用力,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与防灾避险“零风险、两不误、双稳定”。 截至目前,凉山公司累计在建施工建设项目开展“防火安全日”活动100余次,共2400余人参加学习,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300余份、防火承诺书2200余份。同时主动对接政府,完成应急信息“双备案”70余份,做到“上山不带火,野外不动火,途经林牧区不用火”,确保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 “人防+技防” 全面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清明节期间,由公司和凉山州气象局联合研发的‘风力指数热力图’正式上线投入试运行,实时动态展示全州334个风力监测点的风速、风向数据,为公司七级大风紧急停运避险提供支撑。”4月9日,在凉山公司“三防”中心值班室,值班人员正查看 “风力指数热力图”运行情况。 为持续做好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治工作,凉山公司对外全力推动政企协同,实现了电力通道和防火隔离带、森林防火通道共建、共用、共防、共治和电力设施防火避险协同开展,明确了用户产权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为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对内,凉山公司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供区内穿林区输配电线路隐患“拉网式”排查,以“一患一档”要求建立隐患清单,以“线路长”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大力开展穿林区线路通道清理,持续强化线路设施本体隐患整治,逐项落实治理措施和节点,确保通道清理、隐患整治无遗漏。同时,深化技术手段应用,提升设备感知水平,通过在线监测装置、红外测温、山火监测预警、微气象装置等新技术应用,及时了解线路沿线设备和气象状态,接收山火预警信息,为线路主动避险停运提供气象支撑。 除此之外,凉山公司成立“防森林草原火灾、地灾、汛灾”三防中心,将信息监测和预警功能集成到三防中心,实现州、县三防信息快速响应,全方位提升林牧区输配电设施森林草原火灾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凉山公司对供区内穿越林区电气设备累计加装309台带单相接地跳闸功能智能开关,利用卫星监测预警发布山火信息638条,签订各级各类森林草原防火防治责任书2492份。接下来,将持续加装1123台区智能监控装置、13台集中式小电流选线装置、182台微气象装置,为凉山州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强力支撑。 “现场蹲守+停运避险” 坚决守好山火防范一线阵地 “当前时刻,北京时间4月17日14时26分,经检测,当前风速4.5米/秒,温度23℃,南风3级。”4月18日,在凉山州西昌市磨盘山磨盘三组防山火蹲守点,凉山公司工作人员郭光新正和同事一起读取并记录测风仪数据。 结合凉山地区植被分布、气候特点和历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凉山公司共梳理出输配电线路跨越林区段1473个,线路452条、长度5904公里。 为实现火险高风险时段对产权及代维的森林草原输配电设施全方位监控,杜绝因防控措施未落实,火情发现、汇报及处置不及时等负有运维责任的不安全事件发生,凉山公司制定了防火期输配电线路现场蹲守和紧急停运避险工作要求。 在火险红色预警期内,按照“风起前上山,风停后下山”的原则,结合供区实际,采取“1+1”(1名公司员工+1名外协人员)蹲守模式,配备望远镜、测风仪、灭火水桶等现场蹲守设备,在越穿林区火险高风险地区设置了272个蹲守点,科学合理安排11000余人次下沉蹲守,实时掌握现场风速、周边山火及线路运行情况,及时向三防中心报送重要信息,通过“点”“面”数据的结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林区7级及以上大风和风灾进行提前预判和提前预警,对紧急停运避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做到“应停才停、该停必停、提前告知、及时恢复、规范有序”的“20字”工作要求,全力确保了输配电线路在山火易发时段实现安全运行。 下一步,凉山公司将以 “十讲十增强”为统领,持续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在风险“控制”上添举措,在现场“监督”上出新招,层层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按照“五查五纠”工作法,严格落实“五个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