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巡礼】宜宾南溪元帅旧居灯火明

发布日期: 2021-04-06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高新共产党员服务队1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四川电网走过百年历史,共产党人在电网建设中留下了光辉足迹。为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坚定不移落实国网公司“三新、四坚持、三以、六更加”要求,深入实施“12333”发展战略和“十讲十增强”总要求,按照“六个聚焦、六个推动”、实现“六个新”的“十四五”发展总体安排,奋力实现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即日起,新开设“百年巡礼”专栏,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敬请关注。

“南溪雄瞰大江流,九曲烟波荡白鸥”。四川宜宾南溪,历史悠久,距今有1400多年,古为僰侯国,秦为西南夷地,历史厚重,人文荟萃。

在宜宾南溪这块美丽的红色土地上,涌现出了中共早期革命家孙炳文、郭伯和等一大批革命先烈,1928年南溪农暴更是打响了四川革命斗争第一枪,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特别是被称为中国“红军之父”的朱德从南溪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为这座川南小城赋予了浓厚的红色基因。

2010年,宜宾市南溪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革命老区。

2020年,宜宾市南溪区GDP达101.02亿元, 位居宜宾市十县(区)第三位,南溪电网完成售电量7.0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6%,为南溪这片热土提供强大能源支撑。

元帅与南溪

1915年,朱德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6年,朱德随蔡锷将军入川护国讨袁,驻防泸州,并在纳溪战役中屡建奇功,名震滇川。随后,在泸州、南溪等地剿匪和发展生产,深受群众拥戴。年底,朱德率第三支队从泸州来到宜宾南溪县驻扎。1917年,朱德在南溪结识孙炳文,成为莫逆之交。

在南溪的7年,是朱德转变成一个革命志士的关键时期。在孙炳文的影响下,朱德思想发生极大转变,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6月,朱德与孙炳文一道旅欧留学,寻找革命真理,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2年10月,在德国柏林,由周恩来介绍,孙炳文和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戎马征程。此后,朱德与南溪的妻子陈玉珍失去联系十多年,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才联系上家人,得知陈玉珍已经搬到仪陇,侍奉朱德的生母、嗣母。1960年,朱德和康克清到南溪登门看望陈玉珍。1967年11月,陈玉珍在南溪病逝。2014年12月,朱德、陈玉珍铜像在南溪落成。

朱德旧居.jpg

元帅与旧居

滚滚大江东流去,淘尽无数真英雄。如今,位于宜宾市南溪城区官仓街42号的朱德旧居成为南溪重要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向世人弘扬红色文化。

朱德旧居为一幢典雅的清末民初具有川南特色的庭园式民居院落,占地面积1482.5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1.26平方米。这栋清末修建的豪宅,原是民国时期当地陈姓大糖商的私宅。央视热剧《开国元勋朱德》便展示了朱德南溪旧居部分生活场景,旧居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仓街是南溪古城三街五门保存最完整的明清风格古建筑。从明清两朝到民国期间,官府储存官粮的仓库均设在这条街,因此命名“官仓街”。整条街属清末民初川南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风格,瓦屋石板路,是川南居家民俗文化的缩影。

老街区多为木质结构,不少居民室内线路、用电设备老化,存在电气火灾隐患,加之后来成为川南民俗示范点,成为竹木制品展示窗口,老街区一直是国网宜宾南溪供电公司重点关注的地方,该公司专门制订了安全用电预案,建立街区电力安全网格员制度,分片分区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检查居民室内用电线路、开关、插座,对查出的隐患建立了问题清单,现场提出改进建议,协助责任主体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的,形成书面材料,督促限期整改,切实保障街区用电安全。

旧居与电力

为保护、维修、利用、改造好宜宾市南溪老城区官仓街至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品味,力争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溪区于2020年6月投资1亿元分二期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缮改造, 整体计划于2021年9月完工。项目以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目标,以“朱德旧居陈列馆、红色文化展览馆”为展示主题,实施官仓街至西大街街区保护性修缮,着力提升南溪老城品味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南溪公司全力配合街区修缮改造工程,投资57万元对街区配电网络进行优化升级, 共搬迁规划区内的电杆 4 基,变压器1台,新架和增容变压器各1台,移除木柱上的居民电表箱、配电箱 82 个, 更换下户线 1200米(对安装的下户线均穿阻燃管进行隔离保护)。改造后,街区供电容量将达到800 千瓦,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特别是在朱德旧居改造中, 为确保改造工程能保持故居原状,供电人员多次实地勘察, 制定科学详尽的电力改造方案,将户外电缆下地,对户内线路则进行隐藏处理。暑天,烈阳烘烤,地面似热气腾腾的蒸笼,供电人员俯身在闷热工棚里将电缆牵引进管道,个个挥汗如雨,衣襟 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线路勘察、设计、装表、接电、通电, 仅用3天就完成。

2021年春节前, 南溪又对官仓街、麻柳街、古街进行亮化工程改造,南溪公司又快速增容负荷600千瓦,安装照明、动力表15只,迅速敷设电缆近三千米,安装配电箱9个,提供了优质电力和贴心服务。

供电员工服务旧居.jpg

从煤油灯到如今LED灯的南溪古街区只是南溪电力发展一个缩影。上世纪三十年代,南溪开始有电历史,但直到六十年代,均没有自成体系的10千伏网络,电源只能从宜宾引入。经过近50年一代又一代电力人艰苦奋斗,如今,±800千伏复奉、锦苏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泸复一二线、500千伏叙沪一线从南溪飞跃而过,使南溪成为西电东送四川重要的节点。目前,南溪电网拥有10千伏线路75条、 110千伏线路10条, 共 1871.3千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9座,变电容量共 525.1兆伏安, 形成33条环网多层“手拉手”网络结构, 强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入夜, 古街区灯光明亮,充满诗情画意,朱德旧居在柔光里庄重而神圣。

南溪公司青年员工孙雪晨说:“每当到古街区巡视,看到朱德旧居灯光明亮,觉得特别充实,心灵似经过洗礼,通灵透彻。我们要继续发扬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守护好这片热土上的万家灯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