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除夕夜,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觉吾乡觉吾村村民彭措和家人围坐在电暖桌旁一边吃团年饭,一边看春晚。而在一年之前,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家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近年来,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电力扶贫”为主线,采用“智力扶贫”“爱心扶贫”“文化扶贫”“党建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用电力发展和电力帮扶给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 电网攻坚国企担当 由于历史原因,缺电曾是甘孜州政府和百姓心里的痛。没有电用,脱贫致富将成为一句空话。 近几年,随着“新甘石”工程、电力天路工程、川藏联网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工程的建成投运,雪域高原实现了从无电到有电的转变。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却始终是压在党和国家心中的重担。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响“三区三州”电网攻坚大会战,甘孜州作为四川藏区中的重要一部分,吹响了“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冲锋的号角。 甘孜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涉及35千伏及以上大中型电网项目18个,10千伏及以下配网项目共327个。 2020年6月19日,35千伏理塘—下坝输变电工程投运。望着崭新的变电站,下坝供电所所长宋小山说:“以后冬天不用守在水电站了,看到乡亲们也不会因电不够用而不好意思了。”过去冬天没水,发不出电来,理塘县下坝乡3个村轮流停电,勉强有电的村子电压也只有100多伏,居民家中电器基本都不能用。 通了大网电后,村里新建了一家黑陶工厂,厂长俄沙多吉对稳定供电十分满意:“厂子生产离不开电,我现在完全不担心机器带不动了。” 通过“三区三州”农网改造攻坚,改善了2.7万户、10.3万农村人口用电质量问题,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14千伏安。 扶志扶智激发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智力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三定生”(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普通高考学生中招收高中毕业生,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安置”三定方式进行培养),既能打造藏区本土人才队伍,也让藏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得起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曲登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他成为四川电力招收的第一批毕业的“三定生”,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成为班长并入了党,学业期满回到炉霍工作。 曲登被分配到距县城20多千米的仁达变电所,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不怕吃苦,在安全生产、电费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由于他是炉霍本地人,在和百姓沟通交流上更加顺畅。曲登工作后,更加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在经济上大力支持两个妹妹上学,如今一个考上了当地的老师,一个考上了警察,曲登家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2010至2020年,甘孜州共有297名“三定生”顺利毕业,并已按照志愿陆续回到各县供电公司工作。 驻村帮扶合力攻坚 要想精准扶贫,必须精准掌握扶贫村的情况,干部驻村是能深入全面掌握贫困村情况的渠道之一。甘孜公司挑选公司中坚力量担任驻村干部,扎西曲迫就是被派到雅江县波斯河乡邓科村的驻村干部。 邓科村是雅江县最偏僻的建档贫困村,贫困率高达58%。扎西曲迫在了解该村实际情况后,积极向甘孜公司汇报,并将该村电力建设纳入了2018年“三区两州”工程建设项目。 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情况,扎西曲迫与做养殖、种植的公司联系,检测土壤成分,发现村里适合种植中藏医药等附加值高的作物。他自掏腰包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考察学习,在村民大会上,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后,利用集体项目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同时申请到了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在村建里起了喷灌管道3.5千米,建设药材基地40亩。目前,种植项目及配套项目已完成,药材长势良好。 在甘孜州,像扎西曲迫这样的电力驻村干部共有21人,一个个有力的措施、一项项可行的计划在他们的努力下落实,增强了贫困村造血能力,帮助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接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