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的春节注定又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就地过年”成为当前热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春节前全面开展电网设备及线路检查,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供电安全可靠,使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更温暖,使供电服务在这个冬天更有“温度”。为此,特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报道公司各单位保电“就地过年”的故事,敬请关注。 2月11日,家住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乐武乡各则村的脱贫户阿育瓦呷家里十分热闹,孩子们起了个早,正准备去乡镇赶集,备置些年货,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 阿育瓦呷是各则村的贫困户,家里有妻子儿女共六人,大儿子读高中,二儿子外出打工,三女儿在读初中,小儿子读小学。以前阿育瓦呷在外打工,一月能收入4500元,妻子在家种植土豆、荞麦,两个人供3个孩子上学勉强能过去。 2018年阿育瓦呷的妻子阿苦伍呷患上了神经脊髓炎,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他回到了家中务农,因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孩子们读书费用都成了问题,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补贴家用,去年10月,二儿子职中毕业后在山东打工,每个月能收入3500元左右。 为进一步帮助阿育瓦呷解除困境,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对口帮扶下,组织阿育瓦呷加入村产业发展合作社,连续两年为他家发放了阉鸡苗,并在阉鸡成熟时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进行回购,来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平时在家养殖阉鸡、猪等家畜,种植土豆、荞麦等来增加收入,有空就到村农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务工,加上二儿子打工挣的钱,家里三个在读书的孩子学费得到了解决,也能照顾到生病的妻子,阿育瓦呷很开心。2020年,阿育瓦呷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942.06元,高于4100元的国家脱贫标准。 2019年底,他自己出资1万元,政府补贴12万元建起了一座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如今搬进新房子,电视机、沙发、冰箱等家用电器也都用上了,厨房厕所也都通水通电,比以前老房子里生活质量提升了太多。 “一会和你哥哥通下视频,叮嘱他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并祝他新年快乐。”晚上8时,春节联欢晚会刚开始,一家人围着在电视旁边,阿育瓦呷不忘在外打工不能回家的二儿子。“爸,今年我就要高考了,要争取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个工作。”阿育瓦呷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着春晚吃年夜饭,他的大儿子正在和家人聊着自己将来的打算。一家人有说有笑,生活也在一天一天变好,温馨、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据悉,各则村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96人,公司作为帮扶单位之一,在各则村累计投入159万元,开展绵羊、重楼、川贝母、百合等经济产业发展,并有针对性的实施“一户一产业”阉鸡养殖,发放鸡苗3200只,不断助力村民稳定增收,在2020年年底高质量完成了脱贫验收工作。扶贫没有句号,公司将在这条扶贫路上一直义无反顾得走下去,帮助当地群众不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