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温暖的新春

发布日期: 2021-02-05

        编者按:今年的春节注定又是一个特别的春节,就地过年成为当前热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春节前全面开展电网设备及线路检查,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供电安全可靠,使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更温暖,使供电服务在这个冬天更有温度。为此,特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报道公司各单位保电就地过年的故事,敬请关注。

1月28日上午,在绵竹市紫岩街道天齐村6组。“刘婆婆,家里又添了这么多电器,平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哟!”绵竹市紫岩街道天齐村驻村第一书记、国网绵竹供电公司紫岩供电所副所长王小勇和员工来看望。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国网德阳供电公司按照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德阳市委市政府部署,完成全部脱贫攻坚任务。期间,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员工与他们的帮扶对象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老的新生活

  刘成雪婆婆腿脚有些不便,自从搬进了新房,添加了好几件家电,厨房是她最喜欢的地方。陈大爷会一些技术活,最喜欢他的打米机,有时帮村里人打米还可以挣点钱。

title

“两位老人其实很勤劳,只是长年患病导致家里贫困,这几年我们帮他儿子找了工作,给他们购买家禽养殖,再加上扶贫政策好,两位老人的日子慢慢就好了。”看到干净整洁的房间和两位老人的笑容,王小勇心里很高兴。

  供电所员工检查了老人家里各类家用电器,叮嘱了用电安全注意事项,还特别重新整理了打米机的电线和电表,消除了安全隐患。

  王小勇说:“虽然顺利脱贫了,但是我们还会继续关注他们,坚持‘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王大爷拦车

  “春节前王大爷儿子回来了,我们去看看他,也帮忙看看家里用电情况。”1月29日,国网中江供电公司富兴供电所所长袁国军和员工一起到富兴镇阳平村,看望他们长期帮扶的王旭大爷。

title

王大爷今年76岁,2014年因病致贫,儿子长期在外,他和老伴住在老房子里艰难度日。从发展养殖业开始,只要王大爷能做的,中江公司就送他家畜苗子,教他科学饲养鸡、鸭、牛。每逢过年过节,富兴供电所员工总会帮他们检查老房子里的用电情况,同时也不定期送些米、油等生活用品。

  大红灯笼挂在堂屋门前,喜庆对联贴在正门两旁。王旭的儿子回来后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老两口也搬出那个破旧的老房子,住进了两层楼房里。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王大爷和儿孙坐在一起看电视、剥瓜子。

  富兴供电所员工走进门,王大爷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上前迎接,带着他们来到客厅、卧室、厨房、鸡圈看看,“这几年要不是你们,这日子难哦。”王大爷感动地说。

  供电所员工临走时,王大爷跑进客厅拿了一包花生,一定要送给他们。袁国军无论怎样推脱,王大爷就是不依,他把东西扔进车厢,供电所员工又拿出来,“每次来,你们一口水都不喝,这次不要,我就不让你们走!”王大爷倔强地拦住车。

  儿子考了第七名

  春天快到了,太阳暖暖地照在杨兴林的小院子里,门口种植的几亩葡萄园已修剪完成,正在冬季休眠期,等待着丰收季节的到来。脱贫后的杨兴林和妻子谢芳玉今年春节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小儿子杨国龙大学第一学期就考了年级第七名。

  “全年级有一百多人,他第七。”1月28日,谢芳玉向前来看望他们的绵竹公司员工说起这事,笑得合不拢嘴。

  “老杨,你这4亩葡萄园修剪、施肥都弄好了吗?要照看好,今年争取有个好收成。”绵竹公司李安军关心葡萄园情况。“自从上次帮我们把电线改了后,葡萄园抽水问题解决了,今年一定能有好收成。”杨兴林说。

  杨兴林家住绵竹市紫岩街道谷王社区7组,他和妻子都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除了小儿子杨国龙,家里还有一个不能生活自理的大儿子,多年来全家一直在贫困线下挣扎。

  杨兴林一家绵竹公司是重点帮扶对象,种植葡萄是杨兴林家主要经济来源,但是葡萄园缺水,生长不好。绵竹公司充分利用扶贫政策,更换村里变压器、架设线路,彻底解决葡萄园用水问题。同时,帮助杨兴林养家禽,用好各类扶贫政策,最终成功脱贫。

  2020年8月,小儿子杨国龙考上了西南石油大学,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大学生,开销又增加了。春节前,绵竹公司为减轻杨兴林家经济压力,发动全体干部员工自愿捐款,员工们纷纷献爱心,筹够5000元送到他家,作为小儿子的学费。

脱贫攻坚完成后,德阳公司将贯彻落实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继续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做好电力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持续做好农业生产、乡村产业、乡村生活、全电名宿等电气化工作,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打造一批惠农富民示范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