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系统深入践行“十讲十增强”要求,按照“一体、两翼、三全”的工作思路,夯实基础、强化管理,近年来质效提升明显、亮点纷呈。特别是通过推进智能营销体系建设,奋力实现的由手工营销向科技营销、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局部营销向系统营销、作业营销向管控营销、粗放营销向精益营销、封闭营销向开放营销的 “六大转型”,成效显著,获得各界好评。从今日起,公司将开设“智能营销”专栏对此项建设工作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系统深入践行“十讲十增强”要求,按照以经营电网为主体,以市场拓展和服务提升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智能营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020年11月,时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现任国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在四川公司调研期间,视察营销全业务管控大厅后给予“一个好、三个全、四个新”以及四个“印象非常深刻”(三个“全”:“营销全业务集约、全场景展示、全过程管理”;四个“新”:“营销工作思想理念非常新,运用平台非常新,营销业务非常新,管理创新非常新”;一个“好”:“把这套系统进一步运维好、不断优化升级”)的高度评价,公司营销系统全体员工倍受鼓舞。 智能营销的落脚点在于“全” 1月13日,国网四川电力营销服务中心业管部值班长李怡通过智能营销全业务管控平台,发起了两笔督办工单。利用公司打造的全新管控系统,省级管控人员能够对地市公司即将超时的投诉工单进行督办,也能直接将“服务台区客户电表透支督办”工单直派给一线客户经理。这就是智能营销建立健全的“省市县所人”五级全业务管控机制。 通过高度智能、高度集约的智能营销全业务管控平台,营销业务管控环节实现了大幅前置,管控内容也得到拓宽和延伸。以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稽查的营销全业务管控流程和机制,精准聚焦每一项营销业务,深度切入营销服务的每一环节和过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可视化的智能营销全业务管控平台对营销业务实况、业务指标、营销八大专业业务质量进行全集约管控的同时,全省经营动态相关业务数据也能一目了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控模式与平台运用深度融合,全面实现了营销管控模式的智能化转变。 截至目前,智能营销全业务管控平台已实现对公司营销经营动态情况、量价费损经营指标、八大专业50余个关键指标和80余项预警及管控异常,累计发起业务预警66.87万条,监控异常209.61万个,2020年共计派发异常及督办工单3.53万笔,累计取得经济成效4.1亿元,同比提升63.07%,较“十二五”末期经济成效提升近10倍,有效防范了营销经营风险与服务风险。 智能营销的切入点在于“新” 智能营销体系建设是营销转型的深水区,只有以清晰、明确、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思维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公司大力探索营销服务的新模式,以“一体两翼三全”为思路,再造业务流程,将营销业务的事后稽查向事前、事中转移,不断提升营销业务的管控能力。 将异常规则部署在营销业务的事前和事中阶段,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升异常规则更新频率,查找各类管控主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无效数据的关键因素,引入指数化评判,完成管控主题规则的自主订正和不断优化,促使营销业务管控工作迭代更新。全新打造“紧急异常工单”“普通异常工单”“督办工单”等流程。通过“工单驱动”实现服务端口前移,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遏制住异常问题的发生,减少业务差错。 依托新的工作理念,新的平台运用,新的管理手段,“管控工单化、工单价值化、价值可量化”的完善驱动体系应运而生,牢牢管控营销业务的各个环节。 智能营销的着力点在于“好” 智能营销体系建设是一个系列工作,除了信息系统优化,作业模式、业务流程和营销组织机构的变革也在同步开展。只有将智能营销这个体系整体建设好、运维好、应用好,才能实现基础装备扎实、业务流程高效、服务能力卓越、组织架构科学、决策支撑有力的国内领先、行业示范、国际一流的工作目标。 推动营销组织机构变革。省级层面做强做优省营销服务中心,做实省市县三级营销管控,努力将其建成“公司营销系统的调控中心、全省客户服务的数据中心、营销创新创效的孵化中心、内质外形展示的品牌中心”。市级层面探索客户服务中心向营销服务中心转型,推进管办分离。优化市、县级客户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建成机构精简高效、管理分层分级、管控到底到边的新型营销组织模式。 推动营销作业模式变革。将省市县管控融入营销管理全过程,从传统事后管理,向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稽查延伸。重构省市县三级营销指标体系、业务流程与管控流程,力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构建抄核收账“五自”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自动化、线上化手段,提升量价费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好营业厅优化调整“后半篇文章”,深化“村网共建、社网共建”服务融合,确保营业厅减效率不减、人员减服务更优。 下一步,营销系统将认真落实公司“1238”新发展目标和“六个新”发展要求,按照“一体两翼三全”发展思路,继续加快推进智能营销体系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加快发展,解决营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的问题,打造精干高效的营销专业队伍,智能优质的作业模式,精益适用的业务流程,促进效率效益效果“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