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奋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力宣传公司范围内的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即日起,本网推出“劳模?榜样”专栏,刊发“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他是退伍军人,他也是电力员工;他是同事口中的“蜘蛛侠”,他也是川电工匠;他是家人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是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他就是冷昌霖,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五级职员、带电作业班班长。他用8000余次带电作业,主创12项技术创新成果,保障电网变得更加坚强。他始终以军人的素养担当前行,孜孜不倦地追求“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退伍军人练成“蜘蛛侠” 1995年12月,冷昌霖从部队退役入职国网绵阳供电公司。脱下绿色军装,穿上橘红色的抢险服,战壕里的摸爬滚打变成了铁塔与银线上的叮叮铛铛,他转变成一名从事带电作业的基层电力工人。他的人生之路开始在新岗位上续写,平凡的岗位成了奉献的舞台。 当时的带电作业常常在野外进行,进入电场必须经过软梯爬上爬下。冷昌霖的办公室在三楼,为了练这项基本功,他去办公室从来不走楼梯,而是在窗户上挂一条软梯,像蜘蛛一样爬上爬下,每天最少要爬五六次,最多的时候每天要爬十多次。几个月下来,他练就了身轻如燕的过硬本事,20米的软梯不到一分钟就能爬上去。 长年累月地苦练技术,让冷昌霖成长为能登杆走线,独立完成各类复杂带电作业项目的行家里手。像“蜘蛛侠”一样,爬上几十米甚至百米高的铁塔,与带电线路“亲密接触”。他也拿下了西南五省带电作业竞赛个人第一,从此“蜘蛛侠”便成了他的绰号。 电力工匠就要零失误 2020年8月,10千伏御涪二线17—1号杆市人大3号公变低压侧隔离刀闸绝缘子发现缺陷,冷昌霖带领班组成员奔赴现场,发现需要进行低压旁路作业带负荷更换故障刀闸。就在更换刀闸的时候,作业人员发现新、旧刀闸型号不一致,导致引线一时无法安装。 “班长,怎么办?”“师父,上下引线都短了一截,要不要把下层横担往上提”“现场安全距离不足,不能提横担,是否可以接长引线?”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之际,冷昌霖沉着冷静地说道:“我们可以加工角度转换连接铜排,既能适应原引线端子角度,也能满足长度需求。”大家立即着手制作接线端子,赶在1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了新刀闸的安装,确保了本次消缺任务的顺利完成。 冷昌霖总能在困难中找到解决办法。为了解决攀登软梯作业时后备防坠保护措施不足的问题,他研发了“攀爬防护结构”的防坠保护装置。为解决配网带电作业横担遮蔽不严实的问题,他研发了可伸缩横担遮蔽罩。他主创的成果“全绝缘快装脚手架”“缩短带负荷更换跌落式熔断器作业时间”相继获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创新成果二等奖,个人也被评为省公司“川电工匠”。 “零失误“是他对工作的追求和座右铭。25年来,他已累计完成高压输电带电作业1000余次,配网带电作业7000余次,签发各类带电作业工作票4000余张,保持着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记录。 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师父,收到带电抢修工单,梓潼公司10千伏长城线18号杆柱上开关线鼻子断了,2个居民小区停电,需要带电抢修。”2020年12月20日,正在忙活中午饭的冷昌霖接到电话。他立即撤下围裙告别家人,带领值班员工驱车前往梓潼开展带电作业,通过更换故障接线端子,很快恢复了小区正常供电,而这样的一幕幕,对他的家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2017至2020年的夏季,绵阳地区连续遭遇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给供电线路和设备造成较大破坏,为保证每次灾后用电的快速恢复,冷昌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家人几乎不能和他在一起吃顿热乎的饭。全家人看着冷昌霖每天早出晚归,妻子汪莉十分理解,没有任何怨言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对家人的愧疚,却只能转化为把工作做的更好的动力。每次带电抢修结束,看到用户满意的笑容,他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目前,作为绵阳地区唯一的带电作业专业技术力量,冷昌霖和带电班活跃在各县市区的带电作业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越来越强大,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他将继续领军前行、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