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当年电费提前结零

发布日期: 2021-01-08

        2020年12月31日,随着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最后一笔1万元电费到账确认,标志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0年当年电费全额回收,提前完成年度100%电费回收目标任务。

  2020年注定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公司迎难而上、主动担当,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制定并实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十项措施”,以“为防疫用电保驾护航、居民及个体工商业欠费不停电、落实防疫扶持性电价政策、推广线上办电交费渠道”等贴心服务守护万家灯火。公司积极应对电费回收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发扬“三千精神”,通过柔性催费方式,坚决完成电费回收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6月份,经过艰苦努力,全额收回疫情期间所欠电费,首次实现当年电费100%回收;7月起,连续保持当月电费当月结清,成为国网系统电费率先结零的8家省公司之一。

刚柔并济 保民生也保效益

  2020年的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公司提出并严格贯彻执行防疫保电“十项措施”,对居民及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实施欠费不停电政策,维持生产生活正常用电秩序,助力全社会复工复产。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级层面阶段性电价政策,对工商业用户执行95折电价优惠,对疫情防控相关中小企业实行85折电费补贴,执行灵活两部制电价政策,对防疫重点单位和物资保障生产企业实行“三零”服务,对防疫医疗场所免收高可靠性供电费,截至12月31日,累计降低客户用电成本超过34亿元。

title

  一边是做好疫情防控保供电,一边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公司营销服务人员刚柔并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边推广费控购电方式防范电费回收风险,一边想尽办法和用电客户共渡难关。

  青年火锅店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疫情给餐饮业带来沉重打击,老板陈进硬撑着店面不关闭:“常常只有一桌客人,也需要开着整个店的空调。”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是公司通过欠费不停电措施让他缓了过来,6月份生意好转后,陈进第一时间就将欠的电费补上了。

  7月份疫情防控形势步入常态化以后,公司及时调整了电费回收防控措施,全面恢复了包括企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费控购电方式,结合分次划拨和银行担保等债权保全措施,确保了电费月结月清,公司经营效益得到保障。

  达州海螺水泥是达州市特大型企业,年产水泥500万吨,月均电费1100万元,属于电费回收高风险企业,公司经过与用户反复磋商,坚决推行费控购电方式,通过智能营销管理系统每日监控该户实时电费余额,并用短信发送实时余额通知,促使客户做到月初、月中、月末分三次全额购电,确保了全额购电不发生欠费。

创新驱动 重技术更重管理

  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李成燕是率先搭上营销智能化转型这趟车的“新兵”,“用行话讲,以前干营销的都是往外面跑,抄表干了5年,后来又去催费。”李成燕说:“现在干营销不一样了,动嘴动腿变成了动脑动手。”

title

  前端人员营销工作方式转变的背后,是四川电力智能营销管理系统这个强大后台的部署应用。2019年8月,公司开始试点建设智能营销管理系统,首批建设重点围绕量价费损等核心经营指标,以“全采集”“全费控”“全智能”为建设目标,采用分布式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物联网技术与客户业务流线上化、数字化的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营销量费中心系统,全面实现电量采集、电费审核、电费计算、电费发行、系统对账全自动流转,推动电费管理从“四自”迈入“五自”。

  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全口径自动采集成功率达到99.72%,高压费控执行率80%,低压费控执行率99%,线上交费率75%,自动抄表审核率99%,高压自动对账率78%,市场化交易电费自动计算率90%,全省电费管理进入“五自”智能时代。

  在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不忘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开展低压用户购售电同期抄表,实现经营管理从统计线损到经营线损的转变;聚焦资源整合,创新推进营业厅优化调整,加强与第三方电费代收机构合作共赢,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供电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与邮政快递合作开通增值税专用发票寄递上门服务,将企业客户“足不出户”交费服务做实做细。

练好内功 抓业务更要保质量

  如果说“根治”量价费损跑冒滴漏是一场持久战,那么2020年就是深化量价费损管控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一年。

  2020年7月,国网四川营销服务中心正式成立,10月,在省级层面建成智能营销管控大厅,并且逐步完成“省、市、县、所、人”五级管控机制,为量价费损管控升级工作提供了基础。

title

  营销全业务管控平台4月上线以来,电费回收管控趋于常态化和系统化,形成从收费、日结、解款、解款确认、到账确认的实时全过程“看板式”电费管控模式。通过实时管控,发现不及时日结笔数305笔金额1672.39万元,发现实收账务不规范涉及电费资金1823.69万元。

  “抄核收智能化了,账务智能化了,那管控也要足够‘聪明’才跟得上。”营销部营业处负责人说。“一省一行一户”电费账户省级集约化管理以来,全面推广应用“企业网银”智能交费模式,减少电费核对人工干预,通过户号自动匹配,以银行到账流水作为电费对账依据,对异常业务逐笔核实,发现并纠正问题异常8.9万笔,清理余额2274万元,严格防范“小风险”变成“大问题”。

  下一步,公司营销工作将围绕“12333”发展战略目标,紧扣“稳、进、育、开”经营理念,认真践行“十讲十增强”工作要求,持续推进智能营销体系建设,夯基础、谋转型、抓创新,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砥砺奋进,为公司“十四五”发展再谱新篇章。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