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营销】向内生长 向外探索——粗放营销向精益营销转型

发布日期: 2021-01-07

        编者按: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系统深入践行“十讲十增强”要求,按照“一体、两翼、三全”的工作思路,夯实基础、强化管理,近年来质效提升明显、亮点纷呈。特别是通过推进智能营销体系建设,奋力实现的由手工营销向科技营销、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局部营销向系统营销、作业营销向管控营销、粗放营销向精益营销、封闭营销向开放营销的 “六大转型”,成效显著,获得各界好评。从今日起,公司将开设“智能营销”专栏对此项建设工作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近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战线以效益为核心,树立经营电网的理念,精密分析经营效益,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全面构建基于辅助决策分析的经营管控新模式和基于精益管理的营销业务流程,走出一条由粗放营销向精益营销的转型之路。

效益为先 经营电网

  “今年国网自贡供电公司线损小幅波动,未出现负线损情况,这得益于调整本地费控智能表用户抄表例日,实现了购售同期。”2020年12月29日,自贡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曹泽平如是说。

title

  受制于传统的手工抄表作业模式、智能化水平低的影响,售电侧抄表例日零散分布,而购电侧抄表例日统一设置在每月26日,购售抄表不同期,导致线损统计不准确,经营效益测算不精准,影响公司经营决策。随着智能营销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抄核收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为实现购售同期抄表打下坚实基础。自贡公司于今年8月将所有本地费控用户的抄表例日调整至26日,实现了本地费控用户购售抄表同期,有效提升了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减小了结算周期不一致导致的服务风险。

  抄表购售同期调整是构建可支配收入的条件之一,除了抄表例日调整外,自贡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工作部署,积极完成了非统调电厂档案清理维护、购售线损异常档案治理、验证分析可支配模型准确性,目前自贡公司可支配收入模型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从购售电类型、区域、时段3个维度,分别测算市场化输配电价收益和非市场化价差收益,为自贡公司经营决策层提供详尽的效益情况,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创新创效 精益管理

  “嘿……又抓住一个‘电耗子’,又核查出一个波动高损不合格台区原因。”2020年12月23日,看着一个又一个台区被治理合格,国网南充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感到很是欣慰。

  今年,为全面落实公司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公司营销部持续开展低电压台区基础数据治理和高损、负损台区降损工作,南充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开展“一台区一指标”功能验证和台区体检应用。

title

  “一台区一指标”可对台区“网架结构”“负载率”等影响台区理论线损计算的10大类因素开展全面排查,同时结合台区体检功能,精准锁定台区线损不达标原因,实现台区线损指标精益化的管控,有效堵塞台区电量“跑冒滴漏”。截至当年12月23日,南充公司有效利用“一台区一指标”+“台区体检”两大功能,累计排查表计74万余只,查处窃电765起,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336.48万元,治理波动高损台区317台,切实助力台区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

  公司在实现台区精益管理的同时,全面加强抄表审核的精益化管理,实现电费核算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事前电费试算,对新装(增容)及变更业务的客户进行电费试算,确保电量电费核算的各类数据及参数的完整性、准确性;事中电费智能审核,以客户类别及电压等级为对象,构建差异化分类审核模型,有效提升自动审核的准确率和异常定位的精准度;事后稽查将审核异常再次纳入管控督办,确保异常及时消缺。

  从过去简单粗暴、结果导向、人海战术的粗放营销到现在日臻成熟的讲究效率效益、全过程管理、精准滴灌的精益营销,四川电力营销战线通过系统谋划、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实施转型升级,并在这条转型路上继续探索前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