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司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胜利收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助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即日起,本网推出“脱贫攻坚”专栏,全面展示公司助力脱贫攻坚最后冲刺,宣传公司各单位在电力扶贫、精准帮扶、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党建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八个方面的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现在我宣布,获得阿吼村第四届‘文明新风奖’的是:巴久木千、阿来伍各、敌日洛曲和的日吃坡4户家庭”11月11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阿吼村举行的第四届“文明新风奖”颁奖大会上,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派驻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高声宣布获奖名单时,盛装的村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镜头拉高,能看到阿吼村的全貌: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彝家新寨,一条条通到家门口的水泥公路,村民们在产业基地为了幸福生活忙碌着,仪容整洁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曾经贫困落后甚至脏乱的彝族小山村如今展现着富庶文明的面貌。 截至目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的142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物质层面脱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精神层面脱贫也在同步推进。公司以文化扶贫为抓手,帮助贫困群众强化脱贫意识,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兴文化、展形象,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 文明新风吹进贫困村 阿吼村曾经是个极度贫困村。2016年公司帮扶该村以来,为引领贫困群众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风气,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和文明素质,制定了《阿吼村文明新风积分制管理办法》,并开展文明新风评选活动。 文明新风评选活动以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和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定期或不定期对村民卫生、生活、自律等习惯和守法、教育、勤俭、和谐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核打分,考核分数累积后可以兑换洗衣粉、香皂、洗脸帕、盐、味精、酱油等生活物品,作为奖励赠送给村民,鼓励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党和政府给我们修了好房子,把屋内屋外打扫干净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了……”2017年,巴久木千家从山上搬至集中点居住,三年来,他主动扛起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同时还带领72户邻居一起为全村的整洁努力。这次,他获得“文明新风奖”并获得现金奖励。 “彝绣”时尚走进贫困村 “我们的村庄不仅干净文明,还要文化和漂亮……”2019年,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已实现脱贫。如今,该县的村民们有着这样的共同愿景。 10月1日,120余名彝族妇女身着传统服装齐聚在马边高卓营乡的礼堂里,认真倾听老师讲课。10名专业彝绣老师通过彝汉双语,细致讲解色彩搭配、绣工技巧、彝族礼仪,彝族服饰设计、小饰品制作等。 这是国网乐山供电公司与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彝绣相关培训。三年来,参加过彝绣培训的妇女达2000多人次,遍布马边全县20个乡镇。彝绣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妇女几乎人人从小学习彝绣。从定点帮扶马边县起,公司就决定让彝绣文化走出深山。乐山公司结合彝区生产生活实际,采取彝绣培训的方式,让彝族妇发挥自己的特长,绣出更美丽也更时尚的彝绣作品,既装饰自己的家园又能达到脱贫增收的目的。 飞针走线,织就日月星辰;妙手翻舞,绣出大美河山。乐山公司还组织彝家绣娘进行网络直播,让全国各地的网友能更近距离地认识彝绣、了解彝绣、爱上彝绣。10月14日20时30分,28岁的阿甘莫和姐妹们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彝族盛装,参加了在新华社和抖音平台直播的四川电力精准扶贫“走近彝绣”直播活动,让全国各地网友看绣娘们的佳作,在直播间聊彝绣给这里带来的改变。 文化灌进贫困村 “作为电力扶贫干部,职责除了帮助村民们实现经济脱贫,还要实现文化脱贫”,凉山公司派驻凉山州盐源县塘泥湾村的第一书记张大海是这样的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根据公司整体扶贫工作思路以及部署,驻村电力书记们都是按照这样的工作方式。 据了解,公司共定点帮扶208个村(其中贫困村142个、非贫困村66个),选派207名员工驻村帮扶,其中第一书记69名。精准帮扶路上,第一书记们兴产业、谋发展,同时也重民生、细关怀,将文化种子撒播到每一名村民的心田。 至今,张大海所在的塘泥湾村已有76名孩子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校园。这巨大的变化与5年来张大海的努力引导分不开。帮助村民实现种养殖业创收增富的同时,他一直在村民家里强力灌输“让孩子进校园学文化”的理念,将许多因各种原因辍学的孩子拖进了学校,求学的孩子们期盼创造更美的明天。 让孩子们学文化,村民自己也得跟上趟。在国家级贫困县——甘孜州得荣县白松镇同归村,国网甘孜供电公司派驻的第一书记格绒罗布为补齐村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方面的短板,创建了“每周一学”制度,他自己编写教材,定期检查学习笔记,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带领村里老党员组织成立“宣帮团”,结对帮扶贫困户16户,宣传扶贫政策、推动文明村风建设。如今,村里还建起了读书角,里面养殖技术和科学种植的书逾百册,受到了村民的热捧。 11月13日,在安岳县千佛乡开田村,铺上漂亮瓷砖的广场坝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着拉家常,享受着冬日暖阳。以前,这块坝子鸡鸭粪便满地都是,地坝没有硬化,又脏又臭。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黄麟召集村民开大会宣讲政策,出钱补贴改厕、硬化地坝,并协调捐款5万元,为村里安装47盏太阳能路灯。“现在到了晚上,这个坝子干干净净、亮堂堂的”,村民们开心地说。 灯一盏盏亮起来,路一条条延伸开,产业一户户发展,贫困村不再贫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