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紧扣挖潜增效 财务管理出效益

发布日期: 2020-12-04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电量增速趋缓、电价持续降低等不利因素,国网广安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战略为引领,不断增强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和精益意识,紧扣挖潜增效,对冲不利因素影响,向内部管理要效益。截至10月31日,广安公司累计实现增收2337.4万元,节约成本3247.59万元,企业经营更加稳健。

 加速转化 资产运营更健康

  “城区供电中心吗?公司‘930’配网工程项目已竣工,请及时办理暂估转资。”10月11日一早,广安公司财务资产部工程管理专责陈玲玲针对近期配网工程项目还未及时暂估转资,立即与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

   “广安前锋代市镇水池村改造工程未清采购申请还有余额,请及时清理。”陈玲玲一边提醒未办理项目暂估转资的业务部门,一边向前来办理其它工程项目结算的经办人员交待注意事项。

title

  工程项目竣工后及时办理决算转资、形成有效资产,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态、巩固输配电价核价基础、提升资产运营水平。广安公司多措并举贯彻落实“三清理两提高”专项工作,健全完善竣工决算管控机制,科学编制工程竣工决算计划,依托数字化审计提前介入、开展多专业协同,提升竣工决算质效。同时,强化工程投资预算管控,工程投资预算经过党委会前置审核、总经理办公会决策的“双重把关”,确保预算执行率在95%以上;财务人员倒排工期、重点督办、上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工程结算、决算的痛点难点;按月通报“三清理两提高”专项工作完成情况,按季考核设备卡片创建不及时、工程结算不及时、暂估转资准确率低的单位或部门。

  目前,广安公司已高效完成“6.30”项目、“8.30督办任务”项目竣工决算转资和“9.30”项目暂估转资工作,完成413项竣工决算转资,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18%,位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1名。

  降本节支 成本使用更均衡

  从历史数据看,成本使用不均衡,年底入账成本占比过高,无法及时准确反映实际业务进程,且影响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针对这个问题,今年以来,广安公司持续开展成本精益管理,从严从紧强化预算管控,不断优化成本结构;坚持勤俭节约办企业,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着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压降办公费、广告宣传费等非生产性支出;为生产成本“扩容”,成本预算向生产一线倾斜、比例增长5.16倍,提高了成本的使用效率。

title

同时,广安公司加强沟通衔接,财务人员变“坐班”为“走班”,不再坐等入账资料,定人定点定时走访各成本中心,开展专项培训、深入现场帮扶;变监测为监控,全程掌握成本费用进度、入账规范性,每月中、下旬通报各成本中心的成本费用进度,协调解决已完工成本项目未及时入账等工作;变结果管控为过程管控,建立成本项目管理日程表,定期分析成本项目的采购、开工、实施及完成情况,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结合,成本入账均衡指标比上级要求提高5个百分点,每季度对照指标评价考核,确保预算执行均衡发生。

  截至3季度末,广安公司可控成本执行进度达73.21%,连续两个季度位列省公司前6名。

  机器代人 电费核算更便捷

  10月23日,广安公司应收四川利万步森水泥有限公司电费120万、广安玖源商贸有限公司电费120万等50笔账目通过财务机器人自主核对了到账日期、到账单位、到账金额,同时集成凭证传递到财务管控,完成自动传递与审核,第一批到账确认通过机器人执行完毕。

  “这个机器人应用真是太方便,以前一个账目要核对8到10个数据,一天平均要核对200至300个数据,现在有了机器人自主核对,轻松多了。” 广安公司营销部电费核算班员工雷瑜说。

  受疫情影响,在用电客户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广安公司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情况下,承诺居民客户欠费不停电,创新应用营财一体化技术手段进行电费核算、开展电费催收,确保企业电费回收“颗粒归仓”月月结零。

  通过营财对账及核算机器人的运用,一方面解决了繁琐的人工核对电费到账确认工作,提升劳动效率;另一方面“机器代人”节约了人工成本、车辆运行费及差旅等费用超过100万元,降低了管理成本。该成果在2020年四川省电力公司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中获得三等奖。

  下一步,广安公司将继续强化基础业务处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将机器人场景运用到更大的业务范围,同时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延伸进行电子凭证档案电子化储存管理等扩展应用,进一步降低日常管理成本,提升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