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援彝这些年】在雪域高原怒放的青春

发布日期: 2020-11-10

        编者按:从2014年10月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扎实开展内地科级干部对甘孜、阿坝公司援藏帮扶工作,2018年,公司又新增对凉山公司援彝工作的帮扶。截至目前,公司从内地先后选派了三批共87名科级干部到国网甘孜、阿坝、凉山供电公司开展援藏援彝挂职,挂职干部快速融入新环境,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管理优势,使受援单位整体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即日起,公司开设“援藏援彝这些年”专栏,讲述援藏援彝挂职干部的故事,敬请关注。

  2018年10月,按照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关于“三区三州援藏援彝”工作安排,有着16年施工管理经验的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公司施工管理部副主任李雨桓,前往国网阿坝供电公司进行为期两年的援建工作。

“三区三州”攻坚战 撸起袖子加油干

  “加强基建体系建设就是要苦练内功,完善管理并将工作放到流程中去管控。这样才能管住人和事,管住施工现场和工作节点。”在工作现场,李雨桓代表的是“铁的纪律、铁的执行”。

title

  才经历“8?8”九寨沟地震的阿坝电网,需要有着丰富施工以及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参与重建。李雨桓义无反顾地来到仍有余震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初步适应高原环境后,便开始协助阿坝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着手电网灾后重建以及“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等工作。

  “立足岗位,现场为王,抓实管控,统筹推进”是他在多年施工管理中秉持的理念。为了把每一项工作要求层层落到实处,他不“放过”每个工作现场,充分利用自己在高电压等级施工方面的经验,结合管控低电压等级建设的不同点,在安全管理上下足功夫。他将项目施工日报制度、现场作业人员“五统一”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控要求、现场监理管理履职能力要求、协助成立巡查大队等工作逐一落实和稳步推进,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程的安全质效。

  “除了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同样不能落下。高质量完成施工作业,才能实现电网坚强;把控好进度早一日完工,就能早一日送电,早一日为客户送去光明。”李雨桓这么想,也这么做。

  他始终坚持施工现场样板先行、试验先行;做到现场实体进度、过程质量管控、施工记录“三同步”;严格质量管控,有效杜绝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误工、返工。在达标投产项目复检中,阿坝公司项目高质量通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复检,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两年来,“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李雨桓和同事们的工作写照。有高质效的管控,有合理的施工安排,完工的时间得到了保证,一条条捷报也随之而来。2019年,由阿坝公司建管的“三区三州”电网23个项目全部于12月31日前建成投运,是全省完成“三区三州”项目数量最多、速度最快的地市级单位。特别是110千伏川九线仅用了7个月便恢复送电,提前4个月完成了里程碑计划。

队伍建设多“浇水” 人才培养多“施肥”

  “如何让工作形成延续性,不管谁离开,也能正常良好地运转。”这是李雨桓一直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他对自己两年援藏工作中对自己提出的一项要求。

  作为一名党员,他深知“引领攻坚”在施工现场起到的作用。送变电公司施工项目部一直进行的“党支部全覆盖”工作所起的良好效应,被他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新的工作现场中。

  他在工程现场大力推行“支部+项目”管理,以推动党建和基建相融共进为重点,形成了支部建设在项目,党旗飘扬在工地、和谐奋进创精品的良好态势,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工程建设。

  有内生动力,还要有干事能力。开展好“传帮带”是他另一个努力方向。想要独当一面,就必须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李雨桓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以项目为平台,以技术为引领,以管理为手段,结合阿坝公司项目建设区域规划,将工程建设全链条分解到岗,将工程施工建设现场落实到人”的工作思路并有效实施,以让每个参与的员工都能得到全过程的锻炼,并在实践中摸索“干得更好”的方法。

  有了明确的目标,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增强,主动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李雨桓再根据各个工作实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大胆拟定解决方案,浸润式地培养青年员工管理思维。这种在“技术上传,在管理上帮,在理念上带”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目前,一批业务水平高、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的青年员工已渐渐成长起来。

  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还要不断学习更新以及创新,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有立足之本。在管好工程建设过程中,李雨桓积极带领团队积极参加以省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他们针对高原山区基建安全管理难点,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海拔地区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研究,所得成果荣获了大赛铜奖。与电力设计咨询公司合作开展的《地质复杂地区变电站过程控制与变形智慧监测系统及其SBIM构建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援藏磨砺身心志,高原亦可逞英豪。

  援建阿坝公司这两年,李雨桓累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获得很多成长。接下来他将带着满满的工作热情,在下一个岗位中继续挥洒青春、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