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买TA粉TA” 马边直播间绣出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 2020-10-19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司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胜利收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助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即日起,本网推出“脱贫攻坚”专栏,全面展示公司助力脱贫攻坚最后冲刺,宣传公司各单位在电力扶贫、精准帮扶、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党建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八个方面的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10月14日晚8时,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廊桥商业中心二楼上的一个彝绣工作室里,28岁的阿甘莫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硕大的银饰挂件挂在胸前,房间里的几名姐妹正相互帮忙穿戴上隆重的彝族盛装。

  还有半小时,她们将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彝族盛装参加在新华社和抖音平台直播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精准扶贫“走近彝绣”的直播活动。此次直播是公司精准扶贫第三届“彝绣”劳动竞赛成果展示的一次特殊直播,让全国各地网友看绣娘们的佳作,在直播间聊彝绣给这里人们带来的改变。

  飞针走线,织就日月星辰,妙手翻舞,绣出大美河山。

  阿甘莫在平日也经常做彝绣直播,但直播受众大多在本地。直播开始后,由于面对全国各地网友介绍彝绣,阿甘莫略有些紧张,向网友介绍平日熟悉的彝绣手心还在冒汗。

title

  “彝绣,是一种特有的传统习俗使彝族刺绣和服饰相生相伴,得以传承并成为了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可以说彝族是一个把千年文化绣在身上的民族。”阿甘莫向全国各地网友介绍彝绣的文化和来源。

  “买一个回来”“安逸,很有彝族特色”直播间网友的留言让阿甘莫恢复了平日的自信。直播间气氛热烈,阿甘莫也向全国各地的网友详细地介绍起衣服上纹饰的含义、绣品的特点以及每个绣品需要花费的时间。“买TA”“粉TA”直播间的网友们在看了阿干莫的直播间介绍后,纷纷表示对彝绣产品的热情,想把他们都买回家。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在帮扶马边脱贫攻坚实践中倾心帮扶的项目之一。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在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来临之际,组织彝家绣娘进行网络直播,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直播能更近距离地认识彝绣、了解彝绣、爱上彝绣。

  “我平时会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彝绣服装,把彝绣的搭配,不同穿搭都会在直播中给大家展示。”阿甘莫打开手机上的快手直播APP,向网友们展示自己平时利用工余时间做的作品,让彝绣在平日直播间带货更旺。

title

  阿甘莫在平日生活中,除了制作短视频,她也会开直播,目前她拥有一个15.7万粉丝的号和8千粉丝的小号,一个号拿来做直播,另一个用来发布日常生活。据她介绍,在短视频平台建不同的号,目的是为了让作品分类,便于粉丝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关注。

  在直播过程中,网友们也对这位彝家绣娘的过往进行了了解。

  以前除了在家带娃,也没有什么收入的阿甘莫,无意中接触了花间刺绣社的彝绣培训,让她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彝绣技能又提高了不少。

  2018年,公司在乐山马边县举办了首届彝绣劳动竞赛,阿甘莫凭着出色的技艺夺得了竞赛第二名。慢慢地,她也拥有了自己的彝绣工作室,带动身边的姐妹加入到彝绣传承的事业之中。她们通过彝绣劳动致富,平均每个月收入2千以上。

  心灵手巧的阿甘莫和其他绣娘开始尝试对传统彝家服饰进行创新和概念,通过网络,她接触到更多的设计理念,并把流行元素融入到传统的彝绣之中,同时她们也开始将彝绣元素运用制作到挂件、手包、扇子、背带等常用物件或饰品之中,让彝绣有了更多的载体,也让愿意欣赏和使用彝绣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title

  “带着娃娃不用出去打工就能挣钱,这是彝绣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能把我们的民族手工艺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它。”阿甘莫把这句话作为直播结束语。

  目前,在乐山马边县,越来越多的彝族妇女加入彝绣培训和劳动竞赛,据不完全统计,乐山马边县从事彝绣事业的妇女已有2000多人。

  此次公司精准扶贫“走近彝绣”的直播活动分别在“新华云”和“抖音”两大直播平台同时进行,共有47156名网友收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