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遇上中秋,全国各地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洋溢着一片愉悦的氛围。为保障“双节”期间四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无人区、雪域高原等工程作业现场,坚守在涉藏涉彝州县的边远站所,坚守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心用情服务好用户,用辛勤忙碌祝福伟大的祖国灯火璀璨。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四川电网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据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统计,“双节”期间最大用电负荷为3530万千瓦,同比增加15.2%,按开机方式及实际发电能力,约有310万千瓦以上的备用,切实做到了节日期间省内用电的“绰绰有余”。节假日期间,公司有4560人坚守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733个施工作业现场正常作业,共计77712人次、20304车次的抢修队伍参与“双节”保供电工作。 坚守工程“第一线” 10月3日,在位于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螺髻山无人区,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N235张力场,26名电力人员早上6点就出发上山,开始工程川1标段的放线工作。“N227-N235通讯畅通、无障碍准备牵引。”现场负责人说道。现场安全公示栏、施工岗位责任牌、施工风险管控警示牌摆放有序;3台张力机在大吨位牵引机的带动下发出阵阵轰鸣声;3米高的6个线盘缓缓转动,牵着6根1000平方毫米的大截面导线向牵引场的方向不断展放。 10月7日上午10点,在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查务—吉隆新建500千伏线路工程包7标段作业现场,项目经理田维立正在现场巡视检修消缺工作开展情况。时下正值阿里联网工程竣工验收的复检消缺阶段,为促进工程圆满完工,来自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20余名建设者们冒着严寒、顶着寒风奋战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为早日架通这条造福38万农牧民群众的“电力天路”,他们放弃国庆假期,坚守施工一线查漏补缺进行检修消缺工作。 服务群众“零距离” 10月1日晚上20时许,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陈浩燃刚抢修完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啃几口家人准备的月饼时,值班手机又提示新到一份抢修工单。工单显示成都肖家河东一巷8号幸福公寓的刘先生家突然停电,客户要求尽快前来抢修。陈浩燃立马放下月饼,背上工具包,匆匆赶往报修地点。赶到现场后,陈浩燃立即开始排查停电原由,很快便查找出是刘先生家门口的空气开关烧坏导致室内停电。刘先生家属于老旧小区,电气设施陈旧,空气开关年久老化,而空气开关属于表后客户产权,需要由客户自行购买更换。为了尽快安抚刘先生和他的亲友们焦躁的情绪,陈浩燃拿出党员服务队备用的空气开关,为客户进行了更换。 10月2日10时30分,国网自贡供电公司抢修人员赶到盐分巷社区事故现场。抢修经验丰富的老肖在现场查勘时,发现了门型架上一处不起眼的断线接头。确定这处故障点后,抢修人员切除了这一段破损的下户线,从变压器低压下端头至电表箱出线处重引新线联接。28分钟后,随着一声“合上总路开关”,电表箱内电表脉冲灯再次闪烁起来。这已是该配电运检班国庆假期两天以来接到的第18次报修。“虽然工作苦一点,但是看着满城明亮的灯火,感觉这样的守护很值得。”在配电抢修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配电抢修班员工黄谊如实说。 10月1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5名志愿者服务队员分别走进柳桥、同福、高桥、顺河四家敬老院,对敬老院的线路、电气设备进行了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志愿者们还亲切地与老人们谈心、拉家常,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帮助老人们修理电器、检修线路,每个敬老院里气氛都热闹非凡、充满欢声笑语,老人们的脸上都布满了幸福的微笑。志愿者的贴心服务让全体孤寡老人过上了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 调度值班“全在线” 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调度员责任重大。值班员不仅要做好负荷监测,还要提前做好事故处置预案,梳理好操作流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必须要知道该怎样处理。 国庆中秋“双节”,国网仪陇县供电公司调控班值班员工坚守岗位。10月2日早上,值班员李雪梅和郭清华两人早早地来到了值班室。“不管是新上设备还是更换元件,我们都要对网络及时修订、更新,做到真实、准确。”两人精神百倍地盯着电脑显示屏,关注着负荷变化,严密监视负荷实时情况,监控网络设备运行参数。当日下午17时,35千伏新政变电站有一次开关倒闸操作,李雪梅和郭清华高度警惕,仔细查看操作票,对操作中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对照网络图反复核实,将注意事项交涉清楚,顺利完成操作。 “昨日德阳地区电网负荷最大值为1368.55兆瓦,电网运行正常。”10月3日,国网德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值班员夏兵通过电脑屏幕对电网分布图的电压、电流、负荷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节日期间,德阳公司在电网调度方面,认真分析节日期间电网运行状况、用电需求、保电工作难点,提前编制《国网德阳供电公司2020年国庆节保电方案》,强化对重要输电线路、重要变电设备进行潮流控制,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节日期间采取全接线、全保护运行的方式确保电力稳定供应。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班班长陈刚在值班期间,发现遇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电压控制服务器(AVC1-1)硬盘占用过高,导致系统运行卡顿,无法满足应用功能需求。随即,他按照应急处理流程,切换服务器,保证自动化电压控制功能正常运行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后,故障恢复,保证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调控员展示资阳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和电网故障及时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要场所“不差电” 10月1日下午13时45分,沈阳飞往在绵阳的9C8595次航班在绵阳南郊机场廊桥边停稳,地面工作人员将供电设施接入飞机外接接头,为飞机停靠期间供电。在同一地点,国网四川电力(中国科技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查看供电设施运行情况,为机场岸基供电设施保障供电。据悉,绵阳南郊机场是全国首个国家电网投资运维的机场岸基供电设施项目。通过实施该项目,电力设施可以直接为飞机客舱灯光和热水器等相应的电器设备提供全面的供电。 “双节”假期,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也迎来疫情后的第一个旅游高峰,为确保期间古镇用电安全稳定,国网洪雅供电公司柳江供电所早早进入备战状态,在“双节”前就针对柳江古镇重点景点集中、用电负荷集中的特点,量身定制了详细的供电服务方案,组织保电人员对景区内的配电箱、开关、保险等设备进行排查;供电所的共产党员志愿者延伸供电服务,为古镇上的商家开展义务排查、发放安全用电资料,指导商铺安全用电,为迎接八方宾客提前做好准备。 特殊巡视“不间断” “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对220千伏雅江站、35千伏泽牛站……进行节假日保供电特殊巡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大家都清楚了吗?” “准备测温仪、望远镜、万用表……各组人员再准备点干粮和饮用水,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我们都已准备好了,马上就出发。” 国网四川电力(遂宁藏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王礼瑜、沈翠卿前往220千伏雅江变电站220千伏GIS母线场地开展巡视。“呼吸器油位正常、呼吸正常、硅胶颜色正常……”几十公里外的另一组队员罗杨、谭敏,此刻正站在新都桥镇35千伏泽牛变电站1号主变高压侧避雷器面前抄录着动作次数和泄漏值,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着他们,衣衫早已被汗水打湿。 10月2日,在渔子溪水电站厂房内,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检修人员邹莉苹和吴大菊正在对重要部件进行金属监督。“这两颗下机架螺栓内部有缺陷,需要更换,这条焊缝也需要重新处理……”在安装间机组旁,两人逐一对其重要的部件进行金属监督。期间,她们严格按照金属监督专项技术方案,利用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检测和外观检查4种方法,细致检测机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和缺陷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在连续6个小时的努力下,她们顺利完成当天的工作,同时焊接人员也对2条不合格焊缝及时进行了处理,再次检测后均已合格。 事故抢修“不过夜” 10月1日,康定市塔公地区,游客车辆撞断撞断电杆,国网康定市供电分公司塔公供电所值班人员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事发地点。工作人员迅速对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事故现场的10千伏塔各线8-2号杆已经被拦腰撞断。由于正处于国庆高峰期,停电时间过长可能对周边民宿、餐馆造成损失。工作人员立刻疏散围观群众,联系维修吊车,组织人员开展抢修。吊车调配来到现场后,挖窝、运杆依次进行。抢修人员全副武装,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抢修,新杆组立完毕,损坏电杆线路被顺利拆除,线路恢复了正常供电。 无独有偶,10月6日11时10分,国道G351四川雅安市雨城区东外环线右侧发生山体滑坡,滑坡长度近40米。位于滑坡区域内的35千伏线周七污支线的18号铁塔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危及线路安全运行和下方的道路通行。险情发生后,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赶赴现场,采用无人机对涉及的输电线路进行现场飞巡,同时兵分三路对受18号塔影响的前后两个点位以及需要配合处置停运的10千伏汉鸣线进行分头查勘。在综合研判险情后,现场方案迅速敲定。经过7个多小时地连续奋战,22时30分,抢险作业顺利结束,受影响的道路和线路恢复正常运行。 双节期间,广大电力员工奋战在节日保电一线,他们严格落实保电方案,24小时待命,用热火朝天的工作热情,全力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电力供应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