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亮剑 创新“后浪”奔涌

发布日期: 2020-09-14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

  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国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在多个场合强调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近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洪恩在传达国网公司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时强调,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善创新体系、深化科技改革、夯实创新根基、实施重大科技攻关。

  多年来,公司贯彻各级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准确把握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生产经营科技实践等关键环节,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体系建设引领跨界创新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

  近年来,公司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全面的科技管理流程,全面提高创新体系效能。目前,已建成以公司和地市(州)公司为两级管理主体,以国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和国网四川信通公司等直属单位等为实施主体,以四川省内外高校、重点研发机构等外部科研力量为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做到了层级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和有效运转。

title

  公司坚持“开门”创新,积极开展跨领域、专业的研究合作,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2019年11月,公司与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究院和联合研究中心,实现科技创新优势互补。2020年8月7日,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开展联合攻关。不仅如此,公司还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原则,开展四川省、国网公司、四川公司三个层面的实验室建设,申报并获得国网公司命名实验室2个、科技攻关团队1个,联合高校共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实验室1个,建成公司重点实验室6个,实验室体系日益完善,试验基础能力明显提升。

  公司坚持“跨界”创新,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活力。电力大数据在在今年疫情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税电指数”等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网公司领导下,与相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数字业务领域,做好“数字新基建”的各项重点工作。

  公司坚持“全员”创新,并努力营造氛围。2019年,建立科技奖励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发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实施意见》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实施意见》,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系统各个单位、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更加踊跃积极,“十三五”以来,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555件,其中发明专利595件,国际专利授权3件。

技术成效支撑电网发展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温度实现智能控制,稳定后温度波动在1摄氏度以内!”9月1日,国网遂宁供电公司油化试验室内,试验员吴建雪在进行110千伏明霞变电站主变本体油样介损试验时,用自主研制的油浴精准控温系统成功实现温度精准控制。

  “针对PID参数选择,这种全新的方法对有类似振荡现象的水电站有重要借鉴意义。”9月1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李文峰在“雅砻江二滩水电站机组跨振区时触发低频振荡原因分析和抑制方案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中,对国网四川综合能源公司在调试试验中专业素养和技术创新成果给予肯定。

title

  9月9日,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光伏结算流程机器人”正式“上岗”。短短15分钟,以批量处理的方式准确无误地实现了55户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的电费结算,相比传统人工核对结算的速度与准确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多年的积淀已让公司科创研究蔚然成风。系统各基层单位持续引导员工从每个环节、从每个细微进行创新技术的研究,如今科技创新展现硕果累累的景象。

  公司在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面,研发了交直流复杂电网薄弱环节在线辨识与控制辅助决策系统,有效保障四川交直流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公司成功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式光伏与梯级小水电互补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实现了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在电网智能运检技术方面,公司已在国网系统首批次(四单位之一)完成省级电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建设,有关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大奖(特等奖)、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研制了带自熄弧功能的招弧角,成功解决了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招弧角选型和参数选择等技术难题,获批IEEE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

  “十三五”以来,公司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2项、国网公司科学技术奖46项。牵头申报的《川藏特殊地质地貌区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和《大电网脆弱地质环境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获2016年和2018年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公司将研发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今年上半年,公司将部分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有效转化并获得社会好评:完善成都市智慧环保用电监测平台,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固化基于电力数据的大气污染精准防治经验,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探索用电量、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线损等电力数据应用场景,研究数据高级应用、价值增值与变现策略;深化设备监控大数据应用,推进“基于监控大数据的设备监控运行品质评价”等模块实用化运行;提升物联网感知层终端、网络层设备性能和安全性检测能力,从源头上提高电网状态感知水平。

人才队伍驱动科技引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长期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领域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持续坚持完善选拔、使用、激励机制,不断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形成了以技术专家和领军人才为核心、各级各类人才为骨干,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全面管理能力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矩阵。

  公司着眼解决制约电网和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联合研究院,有计划分批次培养科研技术人才;建立专家(大师)工作室,发挥优势、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公司层面科技攻关团队4个,推动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新突破。

title

  公司注重依托重大工程、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培养和锻炼人才。目前已培养科技信通专业国家级岗位能手1名、“国网公司领军人才”1名、省部级技术能手7名、国网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7名、省公司级技术专家人才35名、信息通信“双千人才”50名。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的选拔培育力度,先后有10名博士后顺利出站,成为科技攻关骨干力量。

  公司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为满足青年创新成长的需求,将青年创新创效工作与提升青年综合素质能力充分结合,以搭建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职工创新成果展示等平台为抓手,在运检、信通、物资等专业领域发现挖掘一大批优秀项目和优秀青年,激发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效氛围。

  抓科技创新,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公司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大云物移智链”重要技术领域攻关,促进新兴业务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四川智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