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130.27亿元,同比增长0.6%。面对新冠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四川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着力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如何更加直观地显示全省经济运行状况,今天可以通过与电力大数据关联形成的“税电指数”来进行判断。 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受疫情冲击严重,2、3月税电指数均处荣枯线以下,全省销售收入仅为同期的86.1%,耗电量为同期的92.5%。进入二季度后,企业实现满产,税电指数站上荣枯线并保持稳定,5月四川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6月,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进一步提升,达到20.01%,用电量同比增长12.1%。总体来看,指数在二季度后稳定站上荣枯线,企业销售收入和用电量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由此可见,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V”型反转后逐步企稳走高的曲线与全省经济运行情况高度吻合。“税电指数”的应用,成为一次成功的跨界融合与应用。 电力牵手税收 挖掘数据价值 3月,春天如约而至,如同这座城市里从未熄灭过的灯火,带着希望趟过黑暗,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正常轨道。为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探索、跨界合作,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建立起联合工作机制,共享企业增值税发票和用电数据,互补统计指标,共同挖掘经济运行信息,首创“税电指数”监测和分析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实时情况。指数的推出,为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决策参考。 大数据绘出了复工复产的进度图,电网的用电数据反映企业生产运行情况,表征企业生产运转强度;税务的开票数量及开票金额数据反映企业购销状况,表征企业经营活动强度。“用电大数据+税收”的综合运用不仅可用于宏观经济研究,还可用于微观经济运行分析。 基于此,公司和省税务局经过监测和对比分析,税务开票数据和企业用电数据反映全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总体一致,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较为同步,若将两单位数据融合,构建相应指数,不但能更加准确监测并分析各地、各类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还能综合反映各类产业、各类行业企业的生产效能。 根据两单位数据特点,确定发票数据采用同比指标,用电量数据采用环比指标纳入计算公式。即: 税电复工指数=(税务复工率*50%+电力复工率*50%)*100。其中,税务复工率=当前开票户数/同期开票户数,反映恢复采购、销售活动企业的覆盖面;电力复工率=当日用电量超过本企业2019年12月日均用电量30%的企业户数/监测用户数,反映恢复生产运行状态的企业覆盖面。 税电复产指数=(税务复产率*50%+电力复产率*50%)*100。其中,税务复产率=当前开票金额/同期开票金额,反映企业恢复到正常采购、销售状态的程度;电力复产率=当日全省企业用电量/2019年12月全省企业日均用电量,反映企业恢复到正常生产运行状态的程度。 采用“税电指数”指标体系的优势之一是覆盖范围广,监测更加全面准确。省税务局和公司基于税电复工复产指数,编制《四川省企业复工复产税电指数分析周报》,监测范围涵盖全省251万企业用户。可以分行业、分企业类型和分地区监测,可根据需要,对重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掌握行业运行的风向标。 其次,“税电指数”数据真实、时效性强。计算税电复工复产指数所用数据,均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提取、自动采集、自动计算、自动分析,所有数据未进行人工干预和人为加工,结果真实、精准。对指数波动的原因,能溯源到企业,不但有助于精准开展复工复产工作,还有助于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两家单位根据指数编制四川省企业复工复产“税电指数”分析周报,并提出当前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形势下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数据强力支撑 共同服务生产运行 经济进一步发展,数据进一步支撑。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认为“税电指数”能够真实反映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有利于决策部署工作,曾在专报上批示:“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税电指数’很有意义。疫情防控期间可以用,日常经济活动监测分析也可以用,要不断完善,作为常态化手段坚持下去。” 在“税电指数”运行一个月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洪恩专程率队到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与四川省税务局局长李杰就“税电指数”深化应用进行交流探讨。双方希望使其成为经济运行工具的重要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创造出更多产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复工复产不是单兵作战,社会经济复苏发展尤其如此,事关产业链全局。从这个层面来看,随着复工的企业越来越多、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新情况、新需求不断涌现。要补齐短板、满足需求,首先就要精准地找到短板、认清需求。“税电指数”正是提供了寻找“短板”和需求的捷径,及时、准确的计算结果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分析指数波动的原因,溯源到企业,不但有助于精准开展复工复产和经济运行工作,促使全省供、产、销各环节匹配度进一步增强,还能够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一定助益,从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电力数据,和包括税收在内的众多大数据为精准防控提供了可能,让决策的艰难程度降低、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电力,支撑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电力数据“画像”,到探索其中的关联性,创新推出“税电指数”正是公司在电力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再一次探索。公司将继续用越来越灵敏的“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深度挖掘电力数据、探索寻求跨界合作,进一步与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深化“环保监测”、夜间经济指数、火锅指数……为政府科学施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更加有效地服务地方治理、践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