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营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和“过苦日子”的思想,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毛伟明董事长提出的“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要求,将提质增效、降本挖潜贯穿到日常经营管理中,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统筹考虑,推动提质增效工作。为此,本网推出“提质增效”专栏,宣传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在提质增效、降本挖潜过程中的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8月以来,内江市气温直逼40摄氏度,内江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154.58万千瓦,日电量2784.01万千瓦时,双双刷新了历史记录。在电网经受住入夏以来的严峻考验并保持平稳运行的背后,是电网人为其“强筋健骨”的付出。 年初经历疫情,为支持复工复产,国网内江供电公司用“加法”强化工程管理、用“减法”降低风险、用“乘法”汇聚合力,将提质增效落到实处,为电网“强筋健骨”,提振工作“精气神”。为打好迎峰度夏攻坚战,内江公司在6月30日之前,高效完成了220千伏永金一、二线建设投运, 上亿的农网工程项目全面竣工,近40万只智能电表换装等一系列工作,提质增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用好“加法” 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去年11月开工的220千伏永安至金鹅线路工程,总投资1.5亿元,共152基铁塔,线路全长55.8千米,按计划6月30日建成投运。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原本就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增加了新的难度。 今年3月,内江公司启动了“百日再决战 三线齐攻坚”专项行动,打响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三大战役,全面启动“项目管理年”活动,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重点项目,将220千伏永安至金鹅线路工程列为复工复产头号工程。 内江公司打破思维惯性、工作惯例,在工程管理上做“加法”,向管理要工期,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建设、物资、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督促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梳理可能出现耽误工期的情况清单,分解每个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把问题想在前面、工作做到前面,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每周研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施工单位进行督导和考核,全面掌控各分段分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抓落实。”该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人贺春林说,“物资紧,我们就采取电话、微信、现场约谈、驻厂催收等方式,保障物资供应;铁路跨越手续办理周期长,我们就派专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较以往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6月30日,220千伏永安至金鹅线路工程如期建成投运,成功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追了回来,工程建设跑出了“加速度”。该线路建成后消除了内江隆昌片区四级电网风险,打通了川渝电力的“新动脉”。截至7月31日,助力四川水电消纳电量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4%,最大负荷19.1万千瓦,同比增长95.9%。 用好“减法” 精细管控保证工程安全 6月21日,内江市东兴区太白路与汉安大道交汇口,7台吊车接连助力,100多人奋战在110千伏松大线线路迁改工程现场,对9层楼高的11号钢管电杆进行拆除,这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复杂、难度系数最高的工作。该钢管电杆是老旧的插入式电杆,没有螺丝的紧固,且位于城区繁华地段,空间有限、人流较多,拆除过程安全风险很大。内江公司提前对拆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判,针对危险点制定精准精细的防控方案,联合交通部门,对该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保障行人安全,在降低风险上做好“减法”。经过两小时的努力,因安全措施周密得当,内江公司圆满地完成了该电杆的拆除工作。 上半年,电网建设工程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成为了安全管理的难题。内江公司每周组织安全巡查队对各类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督查,力戒“表层、表面和表演”,始终保持安全工作检查监督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借助先进技术,利用应急指挥中心平台,通过无线网络,有效实现对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远程视频管控。1至7月累计督查基建项目作业现场346个,查处违章104起,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各类潜在安全风险。 “我们紧盯‘人员、现场、电网’三大主阵地,精准施策,严把关、严监督、重落实,全力保障电网及人身安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内江公司安全监察部(保卫部)主任赖勇说。 用好“乘法” 汇聚攻坚克难强大合力 “我志愿加入共产党员突击队,在电网建设工作中勇于担当,拼搏奉献,冲锋在前,争创一流,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坚强内江电网贡献力量。”今年4月,20余名电力建设者在党旗前许下诺言。受疫情的影响,电网建设工程普遍面临着任务重、工期短及供货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内江公司成立以施工项目负责人为队长的共产党员突击队,以“党建+基建”的模式攻坚重点工程,汇聚“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力量。 8月10日,气温达到37摄氏度,220千伏松柏变电站外,施工人员正在电力隧道内焊接电缆支架。据施工负责人唐荣泉介绍,220千伏松柏变电站12条110千伏以上的电力线路全部改为地下电缆,这是全川除成都以外唯一的地市开展如此规模的整站出线下地工程。整个工程工期跨越电网迎峰度夏高温重负荷时段,一方面要保施工建设进度,另一方面要保安全可靠供电,双重压力交织,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作为党员、施工负责人的唐荣泉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细工程节点安排,逐项编制完善工程施工方案,并将工程进度计划细化到周、管控频次精确到日,每日到岗督导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牵头组织施工人员集中学习研讨,协调解决影响工程的各项问题、困难,使本次改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内江公司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有温度”的工地、“有力度”的队伍,全面推进电网建设,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施工进度。内江公司还有很多像唐荣泉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分散在各个关键岗位,带领广大员工迎难而上,成为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住的“硬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