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176小时,点亮救援现场生命之光!

发布日期: 2020-06-02

 

  5月29日晚上8点,欢呼声在绵阳江油市苏家垭隧洞内响起,3名被困人员全部生还!

  此时,国网江油市供电公司厚坝供电服务站站长李年军终于松了一口气。连续176小时紧绷的神经,已经让这位铁打的汉子有些吃不消了。

title

  5月22日11时57分左右,江油市武都镇武都引水工程永重支渠在建隧道发生垮塌,导致3人失联。得知情况的国网江油市供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提供电力支援。

这次保电不同于以往

  这次保电关乎生命,不能有丝毫疏忽!“我负责和单位、政府部门联络,何在勇带人赶紧准备应急保电物资,王成孝、夏刚先赶紧到现场了解情况,勘查就近台区电源供应情况。大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尽快把现场电源布置好!”接到命令后,李年军心急如焚,但他必须冷静。如果他乱了,那么保电任务就会出错。

title

  李年军分配好任务后,大家马上分头行动,急而不乱。平时的各项应急演练,就像长期的运动形成的肌肉记忆,让这只队伍迅速、高效地投入到重大紧急任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序对接。

迅速点亮生命之光

  现场,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很快搭建完成了临时电源。同时,国网江油市供电公司立即向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申请将10千伏文棉线转为保电线路,将10千伏重镇线、10千伏万柏线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确保应急保电工作万无一失。后方的电网调度和前方的应急抢险密切配合。

  在接下来的176个小时里,应急保电人员4人一组,每天24小时值守现场,每两个小时巡视一次设备,保障照明、通信、救援、医疗设备的可靠用电。

title

   “嗡嗡”的风机声始终响在李年军的耳畔,隧洞内风机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为隧洞内提供新鲜空气。李年军的神经和所有救援人员一样,一刻都不敢放松。

有光在,生命就在

  在黑暗中,光可以给人希望,有光在,生命就在……李年军他们坚信也坚定地守护着光明。

  由于隧洞洞口小,大型机械无法作业,救援人员只能手动开挖,非常辛苦。李年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跟何在勇商量,把帐篷让给救援人员休息,轮值的保电员工若是太困了,就在车里眯一会儿。

   “快回去休息一下吧,你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5月27日一早,李年军对何在勇说。“单位要求我们2小时巡视一次设备,但想到洞子里还有人埋着,我这心里怎么都放心不下,我再去检查一遍设备。”何在勇说。

  在大家的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救援现场176小时未停电,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title

  作为此次救援的后勤保障组成员,国网江油市供电公司出动抢险车28台次,应急发电机6台,应急保电人员42人次,安装临时电源线580米,应急路灯25盏,提供插线板26个,捐赠帐篷3个,确保救援现场176小时未停电,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目前,3名获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暂无生命危险。(饶阳泓)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