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有“天府之肺,熊猫故乡”之称的雅安市,春回大地,风采依旧。时光流转间,“4·20”芦山强烈地震已过去七年。 七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推进雅安电网灾后重建,雅安电网规模和供电能力大幅超越震前水平,同时积极服务灾区群众用电需要,全力助推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向雅安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如今的雅安,“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全面完成,“七年同步小康”进入决胜之年,全面开启了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征程。 据统计,七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资金67.56亿元,开工建设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71个,10千伏及以下项目1324个,震中芦山县建成500千伏雅安水电送出加强工程。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1308(35千伏及以上)个项目。其中,重建110千伏变电站9座,新建、扩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座,恢复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新增变电容量856.93万千伏安;重建、新建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02.7千米。累计完成1007个行政村农网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544.53千米,新建或改造变台5785个,容量822.57万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2777.42公里,农村户均用电容量从1.2千伏安上升到2.4千伏安(运检),农村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改善。至2019年,雅安电网已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千伏电网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基础的供电网络,实现电力资源区域内就地转换的互联电网。 目前,雅安电网资产规模居全省第5位,电网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电网调控系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雅安电网与主网的交换能力达260万千瓦,2019年,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全口径售电量达到104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时,电网发展有力促进了雅安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截止2019年底,全市水电装机达1272万千瓦,较2013年增长310万千瓦,增长32.22%。经过七年重建,推动雅安电网主网、城市配网、农网和电网输变电装备水平实现全面跨越,有力促进雅安电网的全面提升,满足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七年来,雅安电网服务地方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全力推进市县两级灾后重建项目电力迁改、永久和临时用电工作,雅安市1178个电力保障工程全部完工。针对王老吉、德阳琪达等大批落户雅安的重点产业项目和雅康高速公路、318国道、351国道、成雅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雅电集团提前介入、积极配合,为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确保灾区群众安全稳定供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施“情系灾区·电暖寒冬”电网暖冬行动,共整治低电压、超负荷台区1156个,高效完成7.11万户受灾群众安置点、自建房施工用电和装表接电工作,实现了灾区新建聚居点“建成一个、通电到户一个”,灾区群众自建住房“建成一户、通电一户”。国网芦山县供电公司清仁供电所2019年被中电传媒评为“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评为“电网先锋党支部”。 七年来,雅安电网应急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通过灾后重建升级,电网网架结构持续完善,装备水平大幅跃升,电网抗灾容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逐步提高。同时,针对雅安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情况,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积极强化应急体系建设,修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349人的应急抢险队伍,配置无人机、冲锋舟、GPS 对讲机、卫星电话等先进的应急装备,公司应急抢险能力显著增强。 七年来,雅电集团科学预警、安全避险、高效抢险,成功处置泥石流、雪灾、风灾等多起自然灾害,2016年,连续成功应对两次雪灾袭击,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20余万用户供电;2019年,再次快速应对雅安“8.22”暴雨泥石流灾害,及时恢复灾区群众供电,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肯定。 七年来,雅安供电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标准化营业窗口59个,2014年投运的雨城A级供电营业厅,已成为雅安市公共服务行业的示范窗口;全市建成第三方电费代收点1740个,实现“城市十分钟交费圈,农村村村有交费点”;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行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新增13800个“电力服务连心岗”,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在抗震救灾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完成各类故障抢修业务2.4万件,已成为全市服务行业的标杆。(熊德兵 汤小强) 信息来源: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