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盐源工地机声隆隆

发布日期: 2019-09-25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23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双河乡包1标段线路基础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旋挖机、凿岩机、电动提土机、柴油发电机一起奏响的建设交响曲打破了当地往日的寂静。

title

  “本次施工风险点都清楚了吗?旋挖机的操作一定要稳,随时监护基坑状况,绝对不可以冒进!”来自四川省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的现场施工班组长裴勇,同时也是该工程基础试点施工现场的负责人,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队员们操作旋挖机进行坑基开挖,虽然已是有着二十多年现场经验的老师傅,但裴勇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明白了,保证完成任务!”整齐的声音在盐源的山谷中回荡。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是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四川段N0021首基塔位基础浇筑暨现场施工质量、工序工艺示范试点场景,标志着雅中工程川云段线路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将“绿色”送出去

  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四川“新三直”)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实现“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目标以来,四川再次启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西部水电消纳、满足中东部地区绿色发展需求的重大输电项目。

title

  “这真的是一项惠民工程啊,对我们盐源县而言,不仅可以打造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也能够拉动经济的发展,乡亲们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呀!”当天,来到开工仪式现场的凉山州盐源县副县长邓先国,对于工程的开工建设感到十分地欣慰。作为“三区三州”之一的凉山州,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可开发量8400万千瓦以上,居全国前列,但受制于外送通道和市场平台限制,始终未能规模开发。

  围绕绿色发展和脱贫攻坚主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四川清洁能源优势,于2019年再次启动建设±800千伏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对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融通东西部绿色能源交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工程建成后,四川水电外送规模将再翻一番,极大缓解四川水能发电弃水问题。同时能够为地方发电企业增收约350亿元,每年可实现外送电量超1200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4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为四川2020年基本解决水电弃水问题和服务治蜀兴川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新三直”动起来

  四川“新三直”工程将新建±800千伏换流站3座,新建±800千伏线路5991公里,项目总输送容量2400万千伏安,总投资约860亿元,其中四川境内投资约242亿元。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负责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盐源、布拖换流站征地、房屋拆迁和“四通一平”(水、电、路、通信、场平),以及四川、云南境内线路、接地极线路及极址,大件运输路桥新建改造(新建特大桥1座,新建一般性桥梁3座,改造桥梁52座)、大件设备二程运输及成昆线成都至西昌铁路隧道改造等工作。

  为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公司超前谋划,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并从公司范围抽调精干力量,专门组建了特高压工程建设指挥部,构建起精干高效的建设管理体系,制定了顺达通畅的管理流程,将工程建设中的职能管理、专业管理和现场管理有机衔接起来。

  “经过前期半年多的紧张准备,目前我们的参建人员已全部到位,机具设备也已经全部进场,所有的建设计划都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中。”据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胡国强介绍,自指挥部成立后,首批抽调的38名参建人员迅速到位,并于2019年3月进驻西昌市集中办公,靠前指挥;指挥部下设的5个专业部门和6个现场业主项目部工作高效运转,确保了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推进。

  同时,属地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配合指挥部多方沟通汇报,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的建“新时代样板工程”要求,指挥部将紧紧围绕“七不四零两确保”工程建设目标,始终坚持“精心组织、科学推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平安环保、拼搏奉献”的建设方针,充分运用工程“十大保障体系”,解决工程建设施工难题;紧盯工程目标节点,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雅中直流工程“2021年上半年低端投运、下半年全面建成”。

  啃“最硬的骨头”

  由于此次“新三直”特高压工程沿线群山耸立、沟壑纵横,线路途经海拔最高、冰区最重、林区最广、无人区最长区域,并都在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垂直、水平差异十分明显的凉山地区,面临众多的施工挑战。

  当地的高原季风气候使得施工环境变得非常恶劣,降雨集中的夏季是泥石流、山洪、塌方等地质灾害高发期,而少雨干旱的冬季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同时工程沿线地质活动断裂带纵横交错,安宁河至则木河、名山马边至昭通、金沙江等地震带几乎覆盖全线,凉山、宜宾等又是全国少有的高烈度地震潜在区。2019年工程沿线区域就发生了3级以上地震16次,最强达6.0级,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风险。

  不仅工程本身施工难度大,物资运输也变成了一件难事。350吨工程换流变大件运输面临凉山州境内山路、桥梁、隧道等多重考验,是迄今为止国内换流站运输难度最大的大件运输。为保障车货高达500吨的运输任务顺利完成,还需在地形复杂、空间狭小的地域,横跨雅砻江修建国内荷载吨位最重的特大型拱形桥梁1座,桥梁施工专业性强,建设标准高,作业空间小,安全风险大,其多项施工内容都是首次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实施,工程安全及质量管控均面临巨大挑战。

  在两年多时间里,四川“新三直”除换流站外,还要同期建成各类线路工程,工程体量庞大、建设周期集中。其中,布拖换流站占地近千亩,是迄今为止全球占地面积最大、土石方量最多、地质条件最差的换流站,场平施工中大规模淤积土地质处理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工程沿线房屋拆迁近40万平方米,多民族聚居地居民搬迁和房屋拆迁协调难度大,面临社会稳定巨大压力。同时工程建设压覆矿权多,途经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地带自然保护物种多等难题,也对工程依法施工与和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学 陈奕宏)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特高压工程建设指挥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