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开启了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明确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坚持电源侧“一盘棋”、电网侧“一张网”、需求侧“一同价”(以下简称“三个一”),努力破解全省电力行业发展难题,推动四川电力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提供电力能源保障。 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构建“三个一”电力发展新格局成效初显 四川是全国清洁能源大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48亿千瓦,居全国首位;西部“三州一市”(凉山、甘孜、阿坝、攀枝花)风能、太阳能资源规模超过4000万千瓦。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电力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四川正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示范省和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四川电网也由局部电网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之一。与此同时,四川电力工业也存在电源发展迅猛,电源侧产能过剩;大小电网并存,电网侧管理割裂;电价服务标准不统一,需求侧增长乏力等问题。“十三五”以来,公司针对上述问题创造性提出“三个一”电力发展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有关部门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成效初显。 “一盘棋”理念渐入人心。电源开发更加科学有序、协调发展,省政府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严格控制中型水电项目核准,全面停止小型水电项目开发,省内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建成总规模已由1135万千瓦调减至850万千瓦。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500千伏川渝第三通道的投运,预计可增加外送能力约200万千瓦;川电外送第四回(盐源-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已获国家能源局函复明确落点江西,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尽快核准并及时开工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立足省内大力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水代火”,充分挖掘市场潜力,2016年完成水火替代、自备电厂停发替代电量11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放眼省外主动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组建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并独立高效规范运转,注册市场主体达1551户,同比增长2.3倍,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送端交易机构;依托“北京+四川”两级交易中心,在巩固原有交易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华北市场、延长外送时间、创新交易方式,2016年市场化交易电量7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9%。给全省带来经济增加值340余亿元,有效地促进了水电资源优势向绿色经济优势转化。 “一张网”建设蹄疾步稳。探索大小电网资源整合,加快县级供电企业改革改制,完成54家县级供电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全面消除公司供区内代管体制,有效畅通了电力投资渠道,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宜宾等重点地区电网整合试点,公司与相关方面签署协议,合作组建股份公司,“一张网”建设实现破冰。紧密结合全省“五大经济区”和“项目年”布局,主动对接重要负荷城市、重点工业园区以及西成客专、兰渝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用电需求,积极应对公司异常困难的经营形势,在完成“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1495亿元的基础上,2016年继续保持260亿元的高强度电网投入,不断补强和完善骨干网架,500千伏电网实现省内各市(州)全覆盖,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变电容量继续保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前列。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实施电力助推脱贫十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全部消除农村现存60.2万户“低电压”问题,完成3270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4024眼机井通电、680个自然村新通及改造动力电任务,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同价”进程有序推进。持续推动四川电价更简化、公平、透明,不断理顺四川电价管理体制,逐步打破现有省内部分地区电价不同的壁垒,进一步夯实全省产业布局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严格执行各类电价规定,积极落实直购电等市场化政策,支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极大地减少了用户电费支出。认真落实国家“低保五保”免费用电政策,为全省城乡“低保户”与农村“五保户”家庭减免了一笔可观的生活费用负担。积极推进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工作,已有33家县级供电公司经省发改委批准实现居民用电与国网直供区同价。 “三个一”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全省电力工业绿色、清洁、高效发展,并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截至2016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突破90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全社会用电量达2101亿千瓦时,成为全国第8个突破 2000亿千瓦时的省份,排名西部首位;全口径外送电量达到1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2%。 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三个一”发展助力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具体部署,同时也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清洁能源产业、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实施“电能替代、清洁替代”等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以及我省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全省电力工业企业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个一”电力格局构建,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谋求发展,才能更好服务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坚持电源侧“一盘棋”,全力助推美丽四川建设。建设美丽四川,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四川与全国乃至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越来越宽广。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科学有序、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行各类电源开发“一盘棋”。一要引导电源合理安排开发时序。严格执行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科学统筹水电、新能源、天然气发电等各类电源建设发展时序和规模。把握全国煤电去产能机遇,集中力量消纳现有过剩发电产能。二要深入挖掘“电能替代”市场潜力。发挥电力能源清洁优势,大力拓展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绿色空港等替代领域,加大煤改电、气改电力度,力争“十三五”累计替代电量达到240亿千瓦时,电力在全省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36%,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三要推动四川电网广泛互联。500千伏川渝第三通道已于今年6月底投运,当前要加快推进盐源-江西等在川特高压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远期需要尽快明确四川电网目标网架,积极推动四川特高压交流电网发展,不断加强与周边省份互济共享。四要推动建立政策保障机制。为保证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呼吁建立完善四川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的政策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清洁能源消纳的关键问题,促进水电、风电、光伏清洁能源跨省跨区消纳。特别是建议国家层面将水电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碳排放、绿证交易和强制消纳保障等政策范畴,为四川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实现风光水电打捆互补外送奠定良好的基础。五要大胆探索“川电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电人口超过10亿人,年用电量需求高达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四川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5倍,电力市场潜力巨大。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16年3月发起并组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凭借特高压输电技术,深入开展跨国跨洲电网互联互通研究和规划,为电力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我们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向西北努力推动加强与西北电网联网,加大四川水电与西北风光等清洁能源互济互换力度,充分发挥四川电网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枢纽作用;向南向西通过云南、贵州、西藏将电网向国外延伸,探索与周边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乃至南亚、中亚等更大范围更广区域实现电网互联、电力互供,架起四川清洁能源外送的“电力丝路”,从根本上化解电力产能过剩问题,让四川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成为全球共享的宝贵财富。 坚持电网侧“一张网”,全力助推繁荣四川建设。建设繁荣四川,要求充分释放创新创造内生动能,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电力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更是建设繁荣四川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电网作为能源电力核心环节,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张网”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加快全川电网资源整合。切实发挥“大电网”在技术、资金、建设和运维以及应急响应方面优势,通过资产划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大小电网整合,打破管理壁垒。坚持试点先行,重点推进与省市国有企业股份制合作,全力推进四川宜宾电力有限公司组建,尽快进入实质性运作。以宜宾电网整合为示范,继续积极推进凉山、达州等地区电网整合,尽快构建全省电力“一张网”,努力实现全川电网结构好、设备好、技术好、管理好。二要加快电网建设完善进程。通过“一张网”建设,实现全省电网“四统一”(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畅通电力投资渠道、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以满足四大城市群、五大经济区发展的电力供应为目标,全面研究负荷发展趋势,分层、分区、分片预测电力需求,及时滚动修编电网规划,优化电网建设发展时序,为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区域协同共兴和整体跨越提升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贡献力量。三要认真实施电力助推脱贫攻坚。深入落实王东明书记关于“确保精准扶贫不遗漏一人一户”的重要指示精神,尽快补齐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供电基础设施短板,让当地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切实感受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心关怀。继续逐一梳理贫困村供电情况,分类做好公司供区内8536个贫困村生产生活供电保障。对于其中能满足未来5-10年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3849个村,扎实做好电网运行维护保障;对于需进一步改造才能满足未来新增用电需求的4687个贫困村电网,计划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确保公司供区无一户人口因供电问题影响脱贫。 坚持需求侧“一同价”,全力助推和谐四川建设。建设和谐四川,要求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充分发挥电力交易平台作用,让用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为更好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推进“一张网”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一同价”,力争早日实现同网同价同质同服务目标。一要进一步理顺电价管理体制。结合“一张网”建设和电价改革,逐步统一电价体系。以本次四川输配电价改革为契机,积极配合制定方案,稳步实现高价区全资、控股供电公司和直供区各类用电同价,并按照“落实机制、稳定水平、公平负担、保障发展”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输配电价体系。二要打造公平公正的用电环境。坚持以市场化建设为方向,切实推进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更加高效运行。尽快将各类、各地用户纳入统一平台交易、管理,实现在统一交易体系、统一价格形成机制中公平共享改革红利,助力地方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探索与西北的新能源双向互济交易,参与国家跨省区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积极应用“复式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进一步规范交易流程、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今年,预计参与市场交易用户接近1000家,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900亿千瓦时。三要全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自觉践行“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把提升供电服务效率和质量,作为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服务机制,简化工作流程。主动对接全省招商引资项目、工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服务。加快全能型乡镇供电所、供电服务抢修指挥中心建设,推行“网格式”管理,全面落实“一口对外”和“一站式办理”等要求,着力提升供电抢修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力争早日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公司将始终秉持“根植四川、服务四川”理念,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听指挥,主动服从、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彻底破解我省电力发展的瓶颈与制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民生改善和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