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凉山州盐源县棉桠镇一碗水村村部会议室里,该村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们和家长们围着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海,交流着考试成绩和想要填报的大学。 自2016年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委派,前往棉桠镇一碗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10年,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季,张大海都会开启最忙碌的“护航模式”。今年,一碗水村共有52名高三毕业生,目前已有18名学生收到单招录取通知书,正处在志愿填报的关键节点。 “张书记,我家杨国超考了467分,想报考电力相关专业,能不能报电力院校的‘三定生’啊?”家长杨巫呷焦虑的询问着张大海。 在充分了解到大家的疑惑后,张大海结合桌上的院校录取数据、专业分析手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详细分析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还就电力院校的“三定生”招生政策和就业情况进行了解读。同时,他耐心讲解平行志愿规则、梯度填报技巧,提醒大家既要敢于“冲一冲”,也要稳稳“保底线”,这些建议引起了在场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共鸣。 指导结束后,张大海带学生们来到电力爱心超市,向村里52名高考学生发放书包、行李箱等助学用品。“这些物资是新旅程的‘装备’,大家要带着信心和期待奔赴大学。”他的叮嘱让学生沙晓强深受感动:“感谢张书记和供电公司的帮助,我一定努力学习!” 此外,张大海还走访米杰、王小平等学生家庭,了解家庭困难,再次指导志愿填报,并表示将依托“电力爱心超市”平台,持续关注学生入学后需求。家长们感激道:“有你们支持,孩子读书更有底气!” “志愿填报是桥梁,更重要的是面对未来的信心。”张大海承诺会持续关注学生志愿填报情况。10年来,他已帮340余名考生填报志愿,其中291人考入理想大学。“我会一直陪伴孩子们,让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在这里续写。”他说。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