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十年,锻造“蓉”光——国网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助推公园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发展侧记

发布日期: 2024-04-07

 《中国电力报》:十年,锻造“蓉”光1.jpg

《中国电力报》:十年,锻造“蓉”光2.jpg

天府新区兴隆湖建设初期。王巧 摄


《中国电力报》:十年,锻造“蓉”光3.jpg

兴隆湖畔,蓝绿交织,山水人城,共生共美。

2014年,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随即在此开辟“创新试验田”——国网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公司。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提出“一点一园一极一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要求。

牢记嘱托,十年奋进。

天府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记”、公园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在天府新区交汇激荡。天府新区供电公司聚焦聚力奋勇拼搏,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根根银线串起千家万户,书写着绿能涌动、“三生”融合的电力答卷。

电网纵横

激发宜业生产新动能

以业为先,电网建设在天府新区日新月异。

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契合新区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引领、政企协同和用电需求统筹,一盘棋规划、一体化建设,推动电力网架融入区域发展。十年来,天府电网累计投入106.17亿元,建成投产35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55项,完成42座变电站新、扩建,实现核心区电网从“一张白纸”到“初具规模”的跨越发展。

骨为干,脉为营。天府供电公司率先在川内启动一流配电网网格规划,全力推进配电网升级改造。“天府新区配电网十年累计投资25.56亿元,新增10千伏配网线路3417.95公里,新增配变容量195.23万千伏安。”该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骆成果介绍。

在兴隆湖北侧,成都科学城“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现场如火如荼。38条10千伏配电线路共117个配电“三遥”终端标准化联调、馈电自动化功能启用,标志着天府新区配电网故障实现“秒级自愈”,供电可靠率达99.999%。

在这片朝气蓬勃的热土上,“8纵11横”地下输电网和城市充电网有力保障着兴隆湖科学城、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成自宜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为这座未来之城的快速发展留下了电力注脚。

产业集聚、人才汇聚。1万余家以技术创新和低碳排放为特质的新经济企业落户西部(成都)科学城,中电熊猫、中创新航、一汽大众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此生根。

十年来,天府新区电力用户由成立之初的100万户增长至172万户,最大用电负荷从151万千瓦增长至381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也同样由81.42亿千瓦时增长至176.69亿千瓦时,均接近翻倍增长,跃居为四川省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市电网。

电力“主动脉”蓬勃有力,“毛细血管”张弛有度,遍布城乡的电网,为城乡融合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绿能涌动

谱写宜人生态新篇章

“110千伏天府变电站是西南地区首座公园城市智慧变电站,也是首座社会公众能参观、能体验的新型变电站。”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樊志华说。

天府站以绿色环保的方式融入公园城市生活,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小憩公园空间的同时,还可满足展览、科普、休闲等多个应用场景。同时,该站创新运用“海绵+防洪”、智能巡检辅助控制系统等技术,大幅提升了运维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保障着周边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成都科创生态岛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省级重大功能区用地的可靠稳定用电。

天府新区首批“储充一体”智慧路灯示范项目、川开电气绿色节能交直流混合低碳工业园等落户成都双流,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航锂电成都项目在成都龙泉即将投运,通威新能源、中建材光伏等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龙泉山上的全电民宿中飘来电火锅的麻辣鲜香。

绿色低碳、生态融合的电力探索驰而不息,721户、76.88万千伏安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相继接入电网,实现了“公园城市”和“人城境业”理念的深度融合。

作为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子虚拟电厂,龙泉、双流两个虚拟电厂目前已聚合充电站(电动公交车)、工业用户、商业综合体、用户侧储能等各类负荷资源约200兆瓦,预计最大可调节能力超50兆瓦,同时还量身定制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配置方案,实现“削峰填谷”无感化和电力保供、客户稳产双赢。

创新赋能

服务宜居生活新体验

2023年7月2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龙泉驿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拉开帷幕。

天府新区作为四川国际会展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众多世界顶级赛事承接地,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是基础题,更是必答题。

“智慧保电指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了智慧配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法宝”,协调高效的专业保障体系,圆满完成中央领导视察、世警会、世乒赛等各类保电任务2400余次。

便捷高效是公园城市电力服务的另一表达。

用户负荷资源排查是国网四川电力2024年的营销工作重点任务之一,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在此基础上,打通i国网APP与电网一张图数据信息渠道,实现客户负荷资源信息精准收集、可视化呈现,搭建了客户侧差异化延伸服务应用场景,从年初深化应用至今已为20余户企业生成了用电方案。

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乡村振兴的脚步也在不断延伸。

“电力驻点服务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办电用电,也方便了社区工作开展,进一步将电力工作融入社区治理。”云华新村社区副主任周新双说。

12个乡镇供电所,323个村社便民服务中心,电网升级改造、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光伏商业街区和光伏智慧路灯等低碳用能体验设施等项目将社区生活、生态、生产数据进行全面汇聚治理,政电末端融合的服务机制,推动了社区生活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生产、生态、生活良性互动,昔日的规划图、效果图,正在一一铺就成为壮美的实景,地底默默涌动着的电力脉搏,为公园城市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